春到福来,春上昆仑云外天
春到福来,春下黄河冰雪开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每至新春佳节
总有一些习俗让我们记忆深刻
贴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逢春节
人们都要换掉前一年贴的春联
寓意着除旧迎新
同时也表达了
中国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的种类繁多
有雅兴的自己挥墨
有图省事的直接购买
但无论怎样
都是为了期盼来年的美好生活
吃饺子
过年吃饺子
更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项目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经盛行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前包好
待到半夜子时吃
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
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而且还要把饺子包得形状像元宝一样
这样的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
饺子馅调匀之后
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去
代表人们对新的一年有美好的祝愿
像是包硬币,是期望着明年能够发财
包糖果,则是希望明年能够家庭美满,生活甜蜜
蒸枣花
我国中原地区有“二十八,蒸枣花”的习俗
枣花的外形可谓千姿百态
总体来说都是将泡好的大红枣插在发好的面团上
做出盛开的花朵的形状
此习俗发源于河南
在临近地区也有不同的表现
有的会将泡发的面团
剪成和层叠的“花”相比更小巧的“兔子”或“刺猬”
但不变的是上面总会插一颗红枣
以及其中蕴含的浓浓的仪式感
逛街景
许多城市在过年期间
都会在路牌及街道两边挂上红灯笼来迎接新年
挂灯笼
也是中国人过年的仪式感的重大体现之一
红色更代表了衷心的祝愿
也为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息
祭拜祖先
春节
原本就是由上古时代的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逐渐变成祭拜祖先
该习俗因地而异
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
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
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
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
祭献礼仪包括
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
献馔盒、献胙(zuò)肉(猪肉)、献嘏(gǔ)
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
祭拜目的主要为缅怀祖先、激励后人
吃年夜饭
丰盛的年夜饭
不仅是对阖家团圆最好的慰藉
更寓意着生活的富足、未来的美好
一碗一筷
象征家人的陪伴,蕴含亲情的浓厚
“敬天公”习俗
福建“拜拜”习俗由来已久
有时并非是祈求神明的庇护
而是一种情怀和寄托
俗话说“正月初九五更天,三牲五谷放桌边”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
敬天公,祈拜拜
赋予了浓浓的希望和情思
放烟花
头顶的天空有烟花缤纷着炸开
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融入浓浓的夜
无数怀着喜悦心情的人观看烟花
花瓣如雨
洒在人们的心上
于我们而言
此时此刻重要的不是烟花
而是在这样的夜晚
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同时仰望天空
晨曦微明
鞭炮声伴随着公鸡的打鸣声
诉说着新年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所谓年味,就是平安的味道
牵挂的人回了家,回家的人过了年
是幸福,是充实 ,是心安
祝大家
年年如意,岁岁平安!
快来投票,选择你觉得最具年味的活动吧!
评论区分享你春节期间最快乐的故事~
往期精选
请查收!!!送你一个“诚毅”小福包
新年新气象 | 立一个不倒的flag
新闻中心记者团出品
文 |张沐 罗于凡 黄婧雯 于梦滢
图 | 徐韶鲜 周琪颖 居子轩 王俊文 于梦滢
傅怡 罗于凡 颜希凡 施静妮 方程骏 丁雨泓
编辑 | 方程骏
校对 | 林佳佳
责任编辑 | 苏昭妹
审核 | 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