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②丨多管齐下,共谱思政教学交响曲

福建理工大学,艺考

福建理工大学

2020-7-19 15:30:18 文/王子轩 图/韩冬

关注

福建工程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立足“三大目标、四个原则、五项举措”,使课程思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疫情发生以来,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按照省教育厅工作部署,通过线上直播教学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总体上呈现出全员行动、稳步推进、有效落实的特点。 学校党委围绕“门门有思政,专专有精品,院院有品牌”三大目标,在党员教师中广泛开展“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落实《福建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把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放在二级学院、基础立在“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都育人”的大思政育人体系。荔小宝将节选部分教师或教研室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陆续推出“课程思政”系列报道。

福建工程学院

1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李杨,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老师,博士,讲师,主要教授《地基基础》《工程地质》《岩体力学》《土力学》等课程,在教学中受到学生们的好评,曾获得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020年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参与多门省级以及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是省级线上精品课程《地基基础》的主讲教师。

福建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的李杨老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克服一系列困难,发挥其自学钻研网络教学工具的特长。自2020年2月18日起,即按照课表计划日程,主动进行《地基基础》等课程的线上教学。李杨老师在正式开学前即与授课班级同学进行在线平台测试,经过对比并征求学生的意见,最终选用ZOOM会议作为直播平台。授课过程中视频全程开启,可以通过手势、黑板等教具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考虑到学生没有教材,李杨老师自己制作PDF电子教材上传到QQ群供学生们使用。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为了增加互动,李杨老师认真组织授课语言,将互动问题的答案设置为简短的字词。学生可以迅速键入文字回答老师的问题,因此互动效果较好。为了督促学生学习,要求学生记课堂笔记并拍照上传,并结合QQ群签到、学习通发布作业等功能,全方位保证授课效果。

福建工程学院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效果,做到与线下教学同质同量,李杨老师十分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善与美”融入知识领域的“真”,将知识的传授和思想观念的传承相结合,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方法,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实现“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客观科学的世界观,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例如,在讲授绪论时,结合中国历史素材,挖掘、利用与学科发展有关的历史内容,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历史使命感和奋发进取心;在讲述相关章节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对学生进行主人翁意识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对工程建设新政策的认同、国家道路发展的认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激发其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既是当前疫情下的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李老师积极适应当下形势,认真学习钻研并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始终用于尝试,走在前面。其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的教学改革精神得到了督导老师的肯定和学生们的高度评价。

福建工程学院

2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石岩,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力学专业老师,硕士,讲师,主要教授《结构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的教学态度,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学生们的肯定。

福建工程学院

石岩老师作为土木智慧建造1801班《结构力学》的任课老师,把教授专业知识与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作为教学任务的两个方面,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传统中国文化和近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融入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结构力学离不开结构工程,各种结构体系的具体案例就是弘扬中国建筑文化的最好切入点。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我国著名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全长55公里。

福建工程学院

这座“超级”跨海大桥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我们国家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甚至被誉为“定海神针”,而它们的建设者,就是中国建筑。在结构工程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石老师会给大家讲到用魁北克大桥残骸的钢材所打造的工程师之戒,这枚戒指戴在右手小拇指上,制作图纸的时候咯着手指,时刻提醒着工程师们,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去设计安全、牢固和有用的结构。石老师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生命至上”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福建工程学院

为获得最佳线上教学效果,石老师试听多门慕课,精心选择福州大学、重庆大学的精品课程作为课程资源之一,拉近学生与名校名师的距离,还采用课上互动抢答和必答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针对学生的特点,对课程做出必要的补充和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通过实时软件进行指导;对于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直播进行讲解。精心对待课堂授课、课中讨论和课后作业批改等每一个环节。

福建工程学院

石老师结合先进技术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我国结构工程的最新进展和在世界建筑领域的先进性,将民族自豪感深植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既掌握走向工作岗位所需的力学知识,也具备面向社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

福建工程学院

3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王文平,女,工学博士,讲师,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福建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主要内容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力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建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一堂课开讲时,主讲王文平老师建议学生铭记这特殊的日子,特殊的课堂,它将会在人生里刻上难以磨灭的烙印;倡议学生以积极态度应对疫情,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我们终将战胜病毒;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线上教学,取长补短,不应付课堂,不浪费课时,不苟且学习。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课程绪论内容的第一讨论话题为“为何学力学?”,经过同学们一番激烈讨论后,王老师首先分析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工作内容,然后结合当时刚刚建成的抗疫利器“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引导性地解释了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安全,而建筑物具有合理的结构体系,明确的传力路径,采用利于受力的建筑材料是确保其安全性的第一要素,这就要求相关工程人员(设计、施工、造价等)扎实掌握力学基础知识,从而才能展现“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为抗击疫情冲锋陷阵。

福建工程学院

在学习受压稳定性相关概念时,王老师结合加拿大魁北克桥的惨痛教训阐述了压杆稳定性研究的历史,既让学习明白压杆稳定设计计算的必要性,也使学生感受到作为工程建设人员的责任。并再次结合“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解释房屋结构中哪些部分有受压的力学行为,采用钢结构时有哪些保证受压稳定性的构造措施。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在学习受弯构件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时,首先结合汶川地震中倒塌的房屋结构解释构件本身(梁、柱)和构件节点设计计算和复核的重要性,而展开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正确计算结构内力,绘制内力图(弯矩、剪力)。在此基础上,引入学生即将学习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构件的内力结果如何正确应用,最终才能建造经得起地震的房屋,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思政教育:在生产建设中,为人民设计、建造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是学生将来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的职责,而当下学好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就是为将来成为合格和优秀的土木人才奠定知识基础,从而建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使命感。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4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黄诗浩,福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学教研室老师,博士,副教授,主讲《电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实验》等课程。入选2017年度“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荣获2015年度以及2017年度优秀班导师称号。

福建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学教研室黄诗浩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主动学习先进的网络教学工具。他主讲的《电路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逻辑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为了能够在线上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实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黄老师采用了雨课堂为主、QQ分享视频为辅的线上授课方式。

课前,考虑到学生没有收到教材,黄老师将教材内容拍照,提前一周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预习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课前预习。

课堂上,黄老师采用了雨课堂直播+同步录屏的授课方式,同时授课过程采用了触屏电脑,可以方便在PPT上进行标注,学生回放的时候仿佛又进入了当时的课堂。这样不仅解决了QQ分享屏幕只是直播,不支持录屏,课后学生无法复习的问题;同时也方便暂时因为家里停电等原因没法准时上课的学生回看上课内容。

在授课内容部分,线下授课该有的内容,在线方式一点也不减少。黄老师通过精心准备PPT,包含了 “导入、阐述、剖析、巩固、讨论、小结”六个主要教学过程,辅以相关信息化教学资源,贯穿每一堂课。首先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导入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阐述与深入剖析,再拓宽思路对知识点进行适当延伸,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接下来采用课堂实时答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对本堂课进行知识点总结。通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实现课堂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实现知识的内化。

福建工程学院

线上课堂授课情况

不仅如此,黄老师在授课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充分发掘课程育人功能。例如,在讲到三相交流电路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了我校著名校友,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郑代雨的事迹。1958年时,郑先生曾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徒手完成了220千伏高压线的检修。后续一系列的苦心探索和辛勤耕耘为中国掌握特高压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让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校友的英勇事例,向学生传递了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攻坚克难的科学精神。又如,在讲直流电路的分析过程中,黄老师分别采用了电源等效变换法、叠加定理法、节点电压法、戴维宁定理等方法去求解一道经典的例题,通过一题多解的方法告诉学生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生活哲理。

福建工程学院

引入课程思政元素

课后黄老师通过雨课堂布置线上作业,作业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同时针对同学们的课程疑惑以及雨课堂反馈回来的学生学习数据情况,黄老师通过QQ在线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答疑辅导。

福建工程学院

作业及课后答疑

福建工程学院

5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刘仲恕,福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老师,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教授《电机及拖动基础》《电机及应用技术》《电气工程概论》等课程,在教学中受到学生们的好评,获得2016年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是专业基础课《电机及拖动基础》的主讲教师。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是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自动化与智能电网专委会委员、福建省科技厅专家库评审成员、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库成员、福州市科技局专家库评审成员和福建省女科协会员。

福建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仲恕老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按照教学进度表程,主动进行《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的线上教学。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刘老师长期从事《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多年的教学工作,同时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电机及拖动基础》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刘老师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背景,在教学中寓教于情,将学生引入快乐的学习殿堂。在教授《电机及拖动基础》过程中,为了实现线上教学的良性互动,刘老师综合运用了腾讯会议直播、QQ群视频直播,学堂在线平台等多种工具进行教学,全面覆盖了课堂授课、课中讨论和课后作业批改等环节。

福建工程学院

在上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绪论》时,刘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电机及电力拖动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发展概况。以自己多年从教的理论教学经验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积累的工程实践背景出发,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在谈到我国电机工业的发展史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间,电机工业从一穷二白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独立自主的完整体系。目前,我国已经能生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百万伏电压等级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机工业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中国电机发展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智慧的民族,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

福建工程学院

在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教学安排中,结合每一种类型的电机特点,刘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向同学们系统介绍电机运行性能、设计原理及应用场合。每一次课程的安排大致如下:先介绍各种类型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再详细介绍电机的性能和设计特点。同时在课堂学习中安排思考题进行课堂提问并记录成绩,课后布置习题请同学们下课后完成,等下一次上课时集中讨论。刘老师作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教材《电机及拖动基础》的主编,教材的编写基本完成。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所编写的教材,对同学进行针对性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工程知识的启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督导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福建工程学院

6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蔡思静,福建工程学院信息学院教师,副教授,主授《VHDL与可编程逻辑器件》《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课程,在教学中受到学生们的好评,主持2019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一项,候选2018-2019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先后获得福建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016年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获、福建工程学院2015年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中国梦·爱国情”诵读大赛教师组二等奖、2009年福建工程学院讲课比赛一等奖。

福建工程学院

《VHDL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微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半导体国有化的推进过程中,是培养微电子设计人才的专业必修课。《VHDL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课程具备突出的新工科特点,因此,本学期的教学仍突出“工程能力”培养,采用案例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内容从以下6各方面展开:FPGA与CPLD的结构原理、VHDL组合、时序电路设计、宏模块应用及相关语法、VHDL语言结构、VHDL综合电路结构设计、VHDL有限状态机设计。为确保上课质量,在课前都要进行设备准备和内容准备。教学过程中利用现有的线上资源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通过这样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效跟进和调整教学内容。

其中,进行课堂思政教育的引导和探索,是培养有担当微电子人的关键一步。

在绪论介绍时,介绍半导体技术在现代自动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时,引导学生他们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不仅仅是一个个枯燥的工程师,而是对我国半导体技术发展,乃至自动化进程有着深刻的意义微电子设计。正如这次疫情,我们都是一个个平凡而有意义的个体,默默无闻的坚守是人性最光辉的沉默。做人、做学问一定是相通的。

思政教学应该是贯穿始终的,这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例子。思政教学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而言都是必需品,需要自己用心体会。思政教学不是说教,不是牵强附会,是独立的人格品质培养,是成年人之间的平等对话,是自然而然的交流。教与学是相互的,老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通过这次的线上授课,虽然我们离得很远,但是和学生的距离并不遥远,整个学期的课程得到了学生的积极配合和督导组老师的肯定。

01

02

03

04

05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滑动查看更多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通知丨@福工er,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报名啦!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融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教务处

排版:易广燕

责编:王晶

福建工程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福建本科院校-福建理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福建理工大学-课程思政②丨多管齐下,共谱思政教学交响曲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