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学制五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招收理科生
专业背景
中医骨伤科学教师合影
中医骨伤科学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级重点学科,骨伤专业建设一直是我校的亮点,是在继承中国著名骨伤科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科顾问林如高老中医医疗经验和专长的基础上,为培养新一代中医骨伤科专业人才而成立的。
中医骨伤学科是我院的一个优势学科、品牌学科,积淀深厚,科研硕果累累,独具特色。创办以来,为国内外输送了大量优秀的高级骨伤科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对中医骨伤常见病症具有较强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的中医骨伤应用人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生应当具备对临床骨伤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能力。
特色优势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历史悠久,是我校在传承南少林骨伤著名医家林如高学术经验的基础上,于1981年在全国首先创办,开创了我国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先河,并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95年被批准为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学科,是我省中医药唯一一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后分别于2002年、2010年两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学科,并于2015年以答辩优秀等次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验收。
师资力量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拥有国内一流学科梯队,长期从事骨伤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学科骨干在国家各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等职,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名师、福建省省级教学名师等。
王和鸣教授
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及教材12部,参与编写专著及教材11部。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级及省级教学、科技进步奖7项。
目前已培养了26名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及多名全国名老中医传承。
先后到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及德国等地讲学,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学术思想新颖,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2007 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名师”称号,2008年获福建省“教学名师”称号。
李楠副院长
李楠,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中医骨伤科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研究方向:林如高正骨经验的整理。
工作经历:2010年于美国佐治亚州医学院访学1年,从事骨科临床及科研工作。
代表性成果: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8篇,主编本科专业教材2部、副主编著作1部,获福建省科技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要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骨疗协会
由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的
“骨疗协会”时常举办各类活动
如“杏苑骨魄”骨伤临床技能操作大赛等
有助于同学们熟练掌握
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技能的运用技巧
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老师的支持下
协会成员定期赴外校开展“义诊”活动
发扬中医骨伤科学的独特魅力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们对于中医骨伤科学的研习得以更加深入
不仅如此,骨伤专业的同学也是体育健儿
运动会上的成绩很出色!
流派传承
中医骨伤科专业所传承的南少林骨伤流派也大有来头。福建少林寺长期以来在海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于福建地处南方,故相对于北方的嵩山少林寺,故人们习惯上又称为“南少林”。
南少林在传承过程中集“禅”、“医”、 “武”之大成。武术,同中国古代哲学、军事、艺术各方面有着种种联系,而伤科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密。武者经常受伤,必须具备防伤治伤技能,因此“少林伤科”早已成为中医骨伤科的重要学术流派。
就业方向
可以选择在各级医疗机构中从事
骨伤医疗、预防、保健、康复
等方面工作
期待九月与同学们相约
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转自微信公众号|鹊说薪语
点击“阅读原文”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