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
披星戴月 风雨无阻
他们用声音刻画温度的轮廓
手握话筒 雕琢情感
他们用镜头捕捉校园百态
定格时间 留驻美好
他们用笔尖叙写校园万象
提笔描绘 记录人事
作为校媒人
他们始终怀着最炙热的心
处处隅隅笔耕不辍
接力续写最动人的农林大故事
01
校融媒体中心媒体运营分中心
从青涩稚嫩到一个相对成熟的媒体人,在聆听各种声音,努力挖掘生活点滴的过程中,我更加热爱生活,用平台发声,以多种新媒体表现形式传递力量。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得以入驻,微光之力慢慢将官方媒体矩阵点亮,我也一直与光同航,始终告诉自己要做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态度的校园媒体人。
还记得85周年校庆那一天,我们在官方账号的后台看到了无数师生们私信、评论送来的祝福,大家就好像亲人朋友一般,真诚地祝福着农林大生日快乐。有的送动态礼物贴纸,有的分享校园美景,有的留言俏皮可爱,有的留言感人肺腑……看到不断弹出的小红点,内心满是温暖,甚至比我自己过生日更感动。
感谢新媒体给我这样奇妙精彩的际遇,一路走来,让我成长,也给我独一无二的成就感,与有荣焉!
——2020级法学鲍嘉仪
02
校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分中心
用相机记录的生活源于对周围或平淡、或细微、或热烈的追逐。
作为学校官媒的摄影师,我拍摄记录着校园风貌、师生风采与正在发生着的农林大故事。每当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被发表在官媒上,都无比开心且成就感满满。同时,我也觉得很荣幸,能将我在农林大学习生活的这一段时间里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为我遮挡风雨的人事物都记录在自己的镜头里。
在摄影部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带部门的小伙伴们一起出任务拍照,跟志同道合的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温情满满,奇趣横生。我也希望摄影部大家庭能够越来越好,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拍出能够代表农林大形象的优质“大片”。讲好农林大故事,我们用光影雕琢农林大里的那些情、那些事。
——2019级城乡规划洪睿棋
03
校融媒体中心校电视台
用镜头定格校园美好瞬间,用文字记录身边动人故事。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每一场校园活动,都少不了校媒人的身影。
校园媒体人这个身份成为了我在大学里的一份磨砺、一份陪伴、一份归属,我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在校电视台的日子里,印象最深的是运动会期间,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发布两期《农林全视角》特别节目。从前期策划、脚本撰写、主播试镜,到校运会现场机位安排、拍摄对象走位调度、航拍与地拍配合,再到虚拟演播室制作、后期剪辑合成与包装等等,所有成员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着,汗湿过的衣衫、煎熬过的深夜,都是蜕变与成长的必由之路。
长路漫漫,跋涉不易,但只要直播或录制指示灯亮起,团队所有人便一下子进入状态,打起十二分精神全身心忘我投入。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自觉,更是农林大校媒人的信念所在,讲好农林大故事,我们使命在肩!
——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谢恬静
04
校融媒体中心校广播电台
我在电台这片星云里,采集实时热点,搜寻大家内心纯粹的愿望,用圆韵婉转的声音缓解疲惫,让力量于万物之中无形滋生。
从一名小播成长为校电台的台长,我觉得担负在我肩膀上的责任更重,我需要承担的东西也更多。这次执行校运会报道任务,是我们换届之后承担的第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当我看到大家尽职尽责,在一起互相合作,尽自己的力量,力求开幕式方阵入场式解说无瑕疵、广播稿审稿无漏审错审、加油稿播讲达到现场氛围营造与情感渲染的效果等,我感觉到非常欣慰,内心很温暖。
农林大的星空群星凝聚,电波里来的那一颗星星正努力闪耀!我希望校电台越来越好,同时也希望校电台的每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发掘自己的潜力,以真情实感与星云牵绊!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张雨欣
05
校融媒体中心校报记者团
第一次佩戴记者证、第一次采访、第一次在报纸官网的编辑栏看到自己的名字……无数的第一次都化为了点点星光,时刻在我的心底闪耀。从“本报记者 实习生”到“学生责编”,在校报的日子收获的不仅是能力,更多是一份热爱与责任。
作为一名学生记者,我们用文字记录校园里的每一件新鲜事,用简单的言语和薄薄的一版报纸来探寻和记录下校园里的精彩瞬间。
优秀师生或团队的深度访谈、校园活动的报道、学生视角的探索和分析,那些看似深奥晦涩的稿件背后也蕴藏着无尽的真情。创新、严谨、坚持、探索,在撰写稿件的过程中我逐一体会它们背后的含义,与每一位受访者对话时我也在学习,把别人的故事化为自己的养分。
“做新闻人、写校园事、说学生话、怀天下志”是校报记者团始终秉持和传承的团训,更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和信念。
——2019级广告学钱楚怡
06
中青校媒 福建
作为校园媒体人,首先是随时都感受到这个群体的热情与纯粹。发掘校园中的热点,撰写事件的新视角,校园媒体人始终用炽热的新闻梦想完成内容产出,一起把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现实。
从校报到校媒,参与越多的校园媒体工作,我也变得越注重细节和更能宏观把控。可能因为一篇稿件的用词而反复推敲,因为一篇推文的字号而反复修改,也注重不同平台的特性和影响力。有过很疲惫的时候,但和大家一起工作始终是乐此不疲。
完成的每一个作品每一场活动都让我收获颇多。我也常说,作为学生记者,每一场对话都是不期而遇的欣喜。在写我校举办国际志愿者日活动的外宣稿件时,我深深被活动现场的氛围感染,志愿者们陪伴老人小孩、走访入户,蹲着的、俯身的,用最真诚的态度服务这些日常中可能被遗忘的群体,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又如此幸运能记录下这些故事,让更多人能因此动容。
身为校媒人也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我,向上向善地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019级法学陈俐莹
07
校融媒体中心青年通讯社
我掌握着青通的枢纽,精心策划每一场活动。充分发挥校媒体的作用,深度挖掘内涵,为大家带来积极向上且有趣的作品。
作为一名校园媒体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充实与快乐。平时的部分工作不免会有些枯燥和乏味,但当我们的努力最后变成一篇篇推文、一个个视频、一张张图片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时候,疲惫就全部被兑换成了满足。
由于疫情的限制,导致今年的纳新工作推进缓慢。当时还未换届,我们所有决定要留部的老成员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方式,讨论纳新相关事宜,各个部门团结一致,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这种团结的部门氛围让我感觉很开心很感动,也让我充满干劲。
从“青媒”到“青通”,变了名字,不变的是我们那份想要做好校园宣传工作的热忱。很开心与大家一起度过两年多的时光,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努力,希望未来的青年通讯社能够越来越好!
——2019级中药资源与开发刘晓晨
08
校易班工作站
作为校园媒体运营团队的一份子,校易班学生工作站的一员,我们承担着讲好农林大故事、讲好身边青年故事的重任。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让同学们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去,我们一直奋战在积极发掘故事内涵的征途上。通过对校园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刻体验和深入思考,从寻常事切入生活本质,做到见人、见事、见物、见精神。
从刚加入易班的懵懂新手,到现在成为熟练运营易班app的学生骨干,从最初接到任务的手足无措,再到现在独立思考,从容不迫。两年间,看着身边的同学与易班共同成长,积极参与易班活动,自己也在集体中得到锻炼,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经历。
——2020级植物科学与技术 谷梦莹
看完了校媒人的感想及故事
想探究各路优秀的校园媒体人
是怎样“炼”成的吗?
如何“玩转”手中的纸和笔?
如何写就每一个生动的农林大故事?
领略校媒人在台上大显身手的风采
尽在今晚19:00
第五届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记者风采大赛
邀你 追光逐影 雕琢文澜
赛事简介
第五届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记者风采大赛为我校2021年“追光逐影叙时事,笔墨不辍著文澜”记者节系列活动之一。由福建农林大学融媒体中心主办,福建农林大学融媒体中心校报记者团承办。
当晚将有10位从前期初赛、复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记者,还有极具学校特色的文艺团队,为大家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2021年11月28日 19:00
金山校区
常胜会议中心
赛程介绍
第一环节:个人推文展示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推文选题,这里有独特的创意和见解,这里有创作背后的故事......
选手将在三分钟内展示并讲解他们的推文作品。
第二环节:新闻评论
扫描新闻事实,捕捉亮点根本,面对各类社会事件、新闻消息,学生记者又会怎么说呢?
选手将观看给出的新闻视频,在限定的时间内对视频所呈现内容进行现场新闻评论,思维的碰撞、独到的观点,都将在此处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根据一、二轮综合成绩排名,位列前5名者入围第三轮冠军争夺战。
第三环节:新闻会客厅
高浓度的新闻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是身为一名记者或不可缺的能力。
现场将会安排五个不同情景下不同背景的受访者,选手将进入情景,由他们现场对受访者的真实事迹进行8分钟内的采访提问。
选手风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笔尖流热血 纸上跃莲花
他们的身影流连新闻现场
他们的声音来自师生心房
11月28日 19:00
金山校区常盛会议中心
第五届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记者风采大赛
与你不见不散
FAFU1936
欢迎转载推文,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fjnldx2000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融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海报设计:颜小格蔡婉婷杨烨
本期编辑:陈冀华钱楚怡 林小榕 张鑫淼
责任编辑:陈冀华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