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会说话”?
作者/组织部 林常在
最近,出门消费遇到了几次不太满意的服务体验,都是与服务员沟通时发生的。
第一次是我在商场逛的时候,走进其中一家品牌鞋店。我问导购员是否有较为鲜亮颜色的单鞋,想用来搭配素色的裙子。导购员听后立马迎头一句:“单鞋都是黑白两色的,没有那么多颜色”。见我没有理睬她,她又加了一句:“卖了这么多鞋子,基本都是黑白的,这样才好搭衣服”。我有点失望,匆匆扫视了一下货架后就走出了门店。
第二次是和朋友去一家新开的泰式餐厅吃饭,这家餐厅生意极好,我们被安排在了户外用餐。下单后我们等了二十分钟还不见上菜,就叫住刚才为我们点单的服务员,这位年轻小弟神气地说:“才二十分钟啊,这很正常,这个点我们的生意很好”。我又追问还要等多久,这位小弟甩开一条腿侧站着,回复“至少还要十多分钟”。我和朋友听到这里不约而同撇嘴不再作声。
不得不承认,这两位服务员在说话的时候的确“诚实”,但也特别让人“不舒服”。第一位鞋店导购员是一位40来岁的大姐,完全凭经验销售,视野局限,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第二位下单服务员是一位20出头的年轻人,完全没有服务经验和市场眼光,目光短浅到以为一时的生意火爆就是“卖方市场”。
无论是前面大姐的“思维定式”,还是后面小弟的“年轻不懂事”,都在拒绝客户,对于客户需求和感受极不敏感。同样的答案,会说话的导购员不仅会介绍产品的特点和价格,还会试图不断挖掘甚至创造客户需求。会说话的餐厅服务员不仅会下单,还会安抚焦急等待的顾客。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90后的导购员,在店里具有超高人气,无论谁进店,她都热情相待,主动询问,积极推荐,耐心解释,不仅给顾客试穿的各种机会,还会给予穿衣搭配的意见建议,很多顾客与她成为了常来常往的朋友。她看到并满足了顾客对于衣品试穿和搭配建议的需求。我相信这位小姑娘有一天必定能自立门户,创业想不成功都“难”。
现当代是一个发现需求、创造需求、满足需求的服务改造升级时代,谁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感受,谁就掌握先机和商机。无论是马云的淘宝,还是马化腾的QQ,或是滴滴、支付宝等,都是在贴近人们的需求后,寻找到满足需求的路径,从而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
有的人说“我性格如此”或者“我这个人直接”,认为会说话就是“拍马屁”,是圆滑世故的代名词。实则不然。绝大多数的人只看到在领导面前会说话的眼前利益,没有看到会说话带给工作生活的长远利益。他们把那些“花花嘴皮子”的人等同于会说话的人。这完全是偷换概念后被人长期误解的社会观点。会说话的人,善解人意,体谅他人,理解他人;会说话的人,热爱学习和思考,思维开放,善于倾听他人想法;会说话的人,思虑周全,受人喜欢,与人相处宽容有度。
会说话是一种具有人生智慧和经验的综合能力,能展现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才情和魅力。它需要时间岁月的不断补给,也需要个人学识修养的不断积累。
没有人天生会说话,就比如那位餐馆服务员,多像刚毕业那会的我们。但不学习肯定不会说话,比如那位鞋店的导购大姐,40多岁依然闭塞固执。
说话不只是表达,更是一个人的未来。
养成良好安全的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跨越海峡育桃李 ——记龙岩学院第二届“最美教师”张维元
“吴老师用心、用爱、用情呵护我们成长”——记龙岩学院“最美教师”吴盛华
龙岩学院学生全媒体中心拍了拍你说:“新”上人,加入我们吧!
第1432期
来源丨宣传部
文字丨林常在
编辑丨刘开心
监制丨杨云
投稿邮箱:xcbtg@qq.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