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福建省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应急科研项目“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通过国家级专家论证,顺利进行技术验收。“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是福州大学与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套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病毒的在线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装备,也是国内在紫外和光催化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将为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消杀提供一种便捷、快速、无害的技术手段。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通过冷链食品及物流疫情传播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重要渠道,做好消杀工作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人民生命健康意义重大。为此,福建省组织全省优势科研力量全力推进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应急攻关,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装备是其中进展成效最为明显的项目之一。
在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企业围绕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新冠病毒污染消杀的科技创新需求,基于光催化/紫外技术的反应机理等基础研究,以紫外光催化技术为核心,建立以核酸结构深度破坏为特征的综合消杀新工艺与新装置,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病毒的原位在线光催化消杀系统与应用装备。
经过多轮P3实验室新冠病毒消杀效果实验证明,相比常见的冷链病毒消杀技术,紫外线联合光催化复合对光滑不渗透材质表面新冠病毒具有较好杀灭效果,且病毒滴度下降更显著,完全达到并符合《国家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速度更快,照射5秒,即可完成消杀,适用于大宗产品的快速消杀;环境友好,属于物理消杀产品,消杀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影响;性价比高,对单位体积的冷链产品消杀费用低于次氯酸消毒,设备一次投入可重复使用。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等组成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新冠消杀研究证据链完整充分,成果成效明显,科研及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较大,对新冠疫情的严防严控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目前,福建省正在加快推进产品备案,力争成为全国率先应用物理消毒设备消杀新冠病毒的省份。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编辑:高菁均
来源:科技日报、福建科技
责编:包玉兰
近期热门文章:
FZUers的奥运精神,拿来吧你!
听党史忆初心||中国首次建立区域性国际组织
史上的今天:8月5日
听党史忆初心||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
教育部再发紧急通知!个人防护请做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