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大暑: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艺考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2021-7-25 01:33:57 文/田泽洋 图/刘心远

关注

满池荷,蒲扇摇

蝉声起,夏正浓

天地炙热愿大家

伴随百**的热度

见证“暑”不尽的美好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热为焚,热如熏灼,墙壁如炙,地热如炉,椅席炙手。这焚、灼、炙中,足见每一寸阳光都火辣辣。虽炎蒸如许,入目、笔尖、纸上可见、可寻,夏日独有一番迷人景象,于荷瓣、莲叶、池水中捕捉一份清凉。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关于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历120°,是大暑节气。与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也正逢雨热同季,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大暑期间是台风高发期。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破坏力不言而喻,是夏天气候的主角。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由腐草变成。

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变潮湿了。

三候大雨时行,大暑前后常有雷雨会出现,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大暑习俗

晒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放在太阳下晾晒。等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伤风咳嗽等有奇效,还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古时候很多农村有个习俗,就是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了,不过在温州,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那里每天都有专人煮茶,斟好供人们消暑解渴,这种茶当地人便叫“伏茶”。

烧伏香: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送大暑船:在浙江沿海地区,像台州,很多渔村都有送大暑船的民间习俗。传说清朝同治年间,葭址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到了大暑尤为厉害。当地居民认为是五位瘟神所致,于是便在江边建起了一座“五圣庙”,时常进行祈求许愿,希望祛病消灾,后来还合力造一艘五彩大船,放上各式供品将“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

吃凤梨: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 “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夏夜观流萤:仲夏夜的浪漫,正在于观赏流萤。萤火虫一般出现在杂草丛生处,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夜幕流转的疏云,树梢间抑扬顿挫的蝉鸣,如同星河一般幽幽闪烁的点点萤光,这样的夏天最为难忘。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大暑养生

1.饮食

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等,荷叶、冬瓜、西瓜、绿豆等是不错的消暑选择,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2.运动

大暑时节,运动时间在早上或傍晚为宜,运动地点建议在公园、湖边等树荫下的阴凉地方。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羽毛球等,避免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运动过后适当饮用温开水。

3.衣着

大暑天,宜穿着舒适、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服。人体皮肤汗孔开泄,衣衫宽松易于散热,并且衣衫要勤洗勤换,防止久穿湿衣和刚暴晒过之衣物,以免暑湿之气侵袭肌体。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大暑协和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7月5日至6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暑期社会实践队依托融建党支部优势,深入永泰嵩口镇,开展主题为“开心课堂 ‘语’梦同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深耕该系全国志愿服务获奖项目“开心课堂”落地,通过“理论课堂”“劳动课堂”“实践课堂”“红色课堂”,在革命老区乡村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7月7日至8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院长张华荣教授带领下,前往泉州市永春县开展“献礼建党百年,投身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7月7日至8日,信息技术系初心使命“e”担当实践队来到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开展以“不忘百年初心·牢记青年使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7月9日至11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鹏程的带领下,前往三明市尤溪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实践。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7月9日至11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经济与法学系“连心蝶”暑期实践队来到福建省漳州市,依托家乡红色资源,开展“学党史践初心,创青春你我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体验式实践、沉浸式调研、科学性建议、基地化共建,身体力行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7月10日至7月11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风展红旗如画”暑期实践队来到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龙乡,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了该县大龙乡的各个红色遗址。同时,针对大龙乡的实际情况,实践队还开展了电商支农电信防诈骗宣传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7月12日至13日,国际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协和学院院长张华荣、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京华的带领下,前往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开展以“追寻红色永安,服务基层建设”为主题的党史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蝉鸣扯着嗓子,歌唱阳光灿烂的日子;萤火虫提着灯笼,在夜空里静静地读诗。你从遥远的地方赶来,来赴夏日的这场盛宴,随手扯一片云彩,就是一场狂风暴雨。大暑至,万物荣华,愿你在方寸自然间觅得心静凉爽。

晚云微亮,发梢微凉

星星和天空渐渐滚烫

也许没有熬不过的酷暑

只有回不去的夏天

共克时艰 协和人在行动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中国共产党党史100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____。

A.1968年10月

B.1969年10月

C.1970年10月

D.1971年10月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你答对了吗?

快来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出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音频播音/剪辑:摄影部 鲁雅怡

音频撰稿:采编部 赵欣宇

图片:摄影部 冯晏平 高尔奕

海报:视觉设计部 陈凌韬

撰稿:采编部 蔡琳琳

编辑:新媒体运营部 陈焓薇

校对:新媒体运营部 罗锦仪 林嘉良

责编:林响 刘宝飞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福建本科院校-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微高校-院校号-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二十四节气 | 大暑: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