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的恩师 | 厦门工学院荣休教授管典安

厦门工学院,艺考

厦门工学院

2021-7-25 01:31:01 文/马婉如 图/池雨婷

关注

厦门工学院

2021年7月9日,厦门工学院七位教授荣休。但是荣休教授们爱生爱教、严谨治学的精神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厦工人,这样的精神和情怀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我校2010级国贸16班的孙靖同学,与我们分享她心中的恩师管典安。

孙 靖|文

林媛媛|编

张 淼|审

厦门工学院

管典安教授,2009年7月9日来校。历任数学系主任、首席教授、书院院长,指导师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硕果累累。他严谨治学,育人有方,乐于助人,是首届厦门工学院之星,为学校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师说》中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短短六个字,树立了为人师者的极高标准:何以传道?传道要求为人师者,首先自身有好的修为,身教辅以言传,身教又重于言传,应当是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传学生以正道;何以授业?授业要求为人师者,首先自身对所教授的知识有着透彻的理解,然后懂得因材施教,如此才能让走进课堂的学生都尽可能地学有所得;何以解惑?解惑不仅是解学术之惑,更是解成长之惑,其要求为人师者,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平等之心,先能理解学生的困惑,才能以平等的姿态以及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心中的迷雾。所以,我以为“传道受业解惑”,实乃师者的极高标准,尤其对于大学老师而言,因为道更高、业更难、惑更大,于是标准也就愈发苛刻。我很幸运,来到厦门工学院,遇到管老师,他是我心中真正的为人师者。

他,以身传道

印象中的管老师是从不对学生发脾气的,但唯独有一件事会让管老师动气,就是当他看到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及前途极度不负责任的时候。

我记得,有次管老师因为部分学生总是上课不听讲、习题册大面积空白、试卷也随便写,诸如此类种种荒废学业的行为,而在课堂上心急说了几句比平常重的话,本意是提醒大家作为学生,千万不要误了学业,不想后面却被曲解与夸大,引发了一些小风波。说实话,在那个情形下,换作是我,必然是委屈与愤懑纠缠于心,大概直接就在课堂上点名批评了,即便不惩戒,也会忍不住“阴阳怪气”几句。但是,管老师完全没有这么做,他没有指责,更没有话里有话,他只是淡淡地解释了几句,然后,跟我们讲起他自己的求学之路。管老师是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的首批高考生,那时的老师已近30岁,高考制度的恢复,对于那个年代每个渴望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来说,无疑是等待已久的机会。他在工作的间隙,从未放弃过读书,终于通过高考如愿进入了大学,能坐在大学的课堂中,接触并探索更深刻的理论知识,从老师的言语中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那段时光是非常珍视的,所以他才会希望今天来到课堂的我们也不要虚度。他说,他高数的背后,是几千道习题一题一题地练出来的。这句话是真的,因为至今为止,我还没有一道题拿给管老师,是他解不出来的,足见几千道题的功力。

管老师对待学术的追索之道,对待被误解的包容之道,以及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从容应对的豁达之道,都给我带来正向的指引。

他,以智授业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大学数学的三门必修课,管老师主要带我们微积分。微积分是大学数学的首门课程,这门课程包含了对函数、极限、微分和积分的关系等多概念的理解,甚至还要具备对空间的想象能力,所以,微积分想要真正地学好,其实是不大容易的。我记得当时这门课需要学习上下两个学期,所幸两个学期的课程都是管老师带下来的。管老师写得一手清晰且漂亮的板书,从上第一节课我就确信,跟着管老师,微积分不可能学不好。我们学习的课本《经济数学-微积分》以及日常练习的习题册也都是管老师亲自编写的,他上课为我们讲解重难点,课下也会安排大量的时间为我们答疑,每一份每一章节的习题册他都会亲手批改,并在旁边标注每道题的错误之处。后面由于我和几位同学要参加高等数学竞赛,为了让我们这些只学过经济数学的同学可以弄清楚曲面积分的原理,管老师会借助3D动画的方式,让我们360度的对曲面进行观察,从而真正地理解曲面积分的本质(后面我才知道,3D课件其实是管老师自己使用PPT一点一点制作的)。

管老师在授业的过程中,不仅有着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有着对学生接受程度的细心观察,在课程的设计中还蕴含着许多的思考与智慧。也正因为如此,让我们在学习微积分的整个过程中,少了许多障碍,直到现在,我依然受益于此。一方面是工作中仍然会大量用到微积分的逻辑,它是机器学习以及量化研究的基础,当下最热门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乃至更复杂的模型,其核心的优化算法还是微积分;另一方面是我越发觉得,其实数学的本质是哲学,微积分的思想是非常巧妙的,它完全可以融合到意识形态中:“微分”是懂得“清零”的智慧,“积分”是探索“无穷”的智慧。感谢管老师,让我拥有了一把解开复杂问题的钥匙!

他,以爱解惑

年轻与困惑、与迷茫、与焦虑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回想起大学四年的求学时光,从焦虑到坚定的过程中,我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兴趣的启蒙。在大学数学的学习之初,我有幸遇到了资历深厚的管老师,学习过程中所有的困惑都得到了及时的解决,让我因此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第二个节点是实践的拓展,先是在校内的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管老师就陆续地推荐我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许多恩情。管老师考虑到我学的主要是经数,担心我因为高数知识缺乏而在竞赛中吃亏,所以就抽出周末的时间,专门给我和另一个同学加课。建模比赛也是全程陪伴,不断地引导我们去尝试一些更好的解法。从理论到应用,我对数学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第三个节点是方向的确立,基于实践我终于确认,对于数学和编程这两件事不只是兴趣,我希望能有更深层的学习,并将这两个工具与某个载体融合,最终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所以,我选择以统计学作为我的研究生方向。备考的初期,我其实是很沮丧很不自信的,因为上财指定的统计教材,我自学起来比较艰难,管老师知道之后,依旧是那句,“××时间,你带着课本来办公室找我吧,我给你辅导”。三个节点,其间数不清的困惑,都被管老师的智慧化解,正心大厦管老师那间办公室,一直被我当作我的加油站,我带着一堆问号与焦灼朝那个方向走,换来的是通透,是长在自己身上的武功。

直到毕业之后,我依然有个习惯,就是每到人生的关键节点,都会和管老师通个电话或是回学校与老师见个面,这个习惯就像是某种仪式感,我在朋友圈写过这么一段话,“管主任是大一教我微积分的老师,也是我极其信任、敬佩、尊重的‘老朋友’,我一度认为,大概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他指引我参加各种比赛,帮助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这份信任与了解,使得我在人生的每个转折点,都会想和他通个电话。今天听了他的话,我觉得我又可以踏实且坚定地走一段路了。”

“我很多的幸运,始于2010年的夏天,从进入您的课堂开始。绵绵师恩,我将常怀于心!”这是我前段时间写给管老师的书信中,临近落款处的一句话。我用了“绵绵”二字,是因为我始终觉得,管老师对我以及诸多学子的帮助,就像背后那双温暖而有力的手,推着也护着我们往前走。我们在管老师的帮助下,如鸟儿归山,如鱼儿入海,终于寻得自己的方向,而管老师也终于可以卸下几十载的重担,迎来完全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悠然时光,希望管老师人生的下一段旅程有日出与晚霞相伴,身体健康,充实快乐!我们也会从远方传来好的消息!

厦门工学院

作者简介

孙靖,女,河南郑州人,1994年1月生。

2014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省数学建模一等奖、省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等荣誉,毕业后考上上海财经大学,攻读应用统计硕士,2017年毕业后进入上海某金融公司,主要从事量化研究工作,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将数据分析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金融投资领域,以提高投资的收益及资产配置的效率。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福建本科院校-厦门工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厦门工学院-致我的恩师 | 厦门工学院荣休教授管典安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