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9日,厦门工学院七位教授荣休。但是荣休教授们爱生爱教、严谨治学的精神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厦工人,这样的精神和情怀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现特推出评论员文章《干教育是一辈子的热爱 | 厦门工学院荣休教授李子芳》。
高友妹|文
高友妹|编
张 淼|审
李子芳教授,2010年1月11日来校。他兢兢业业十余载,历任物理系主任、首席教授、书院院长。他苦干实干,推陈出新,率先垂范,完善物理系和书院制度建设与管理,确实加强物理课程建设与改革,扎实推进博雅教育,打造书院的特色文化。他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不辞辛劳的作风是广大师生员工学习的典范。
前言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李子芳教授年逾七十仍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们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切都只是源于他对教育深沉的热爱。从厦门工学院建校之初入校,为厦门工学院物理学科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如今,李子芳教授荣休,让我们来细数他的教育情怀及在厦门工学院的点滴——
01
命中注定搞教育
李子芳教授的身上有一个重要的标签——“老三届”。作为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李子芳教授有着过硬的知识底蕴。那年他响应号召下乡当知青,扎实的基础知识一下就被乡公社看重,找他去乡里中学教书。可年轻的李子芳教授不干,他寻思着干点啥都好,就不想当老师,于是拒绝了乡公社的要求。
不久后,解放军到乡里来招兵,李子芳教授报名参军去了。参军四年后复员,李子芳教授分配到了大庆油田当一名工人。这一待又是四年。
转眼到了1977年,“老三届”出身的李子芳教授被调到了采油厂中学教书。这时已是党员的李子芳教授选择服从党和人民的指挥,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于是李子芳教授第一次踏上了讲台。结果出乎意料地,李子芳教授的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是第一次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由衷地萌生出喜爱的念头。
1978年,李子芳教授决定参加高考。不出所料,他考上了,可是报考的时候发现工科类专业只能报考师范。冥冥之中,命运犹如一双大手推着李子芳教授逐步走上讲台,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02
干教育是一辈子的热爱
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李子芳教授在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执教超过20年,即使退休后仍延聘在那里继续发光发热。直到09年,李子芳教授的爱人及在厦成家立业的孩子盼着他来厦团圆,李子芳教授提出要求:不能闲着!拗不过他的孩子看李子芳教授态度坚决,就跟他说,华侨大学有个民办学院要开课,可以了解看看!闲不住的李子芳教授一接收到这个信息就赶快上网查阅这个学校的相关信息,当他看到学校的校园构图、环境、办学理念,一下就被吸引了。
那一年的冬天,李子芳教授从遥远的东北来到了厦门,经过和董事长接触,了解了董事长的办学前后和事业心后,他决定加盟厦门工学院(原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这样的决定对在东北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李子芳教授来说并不容易。东北的生活、饮食习惯与厦门有着极大的差异。时年已是60岁的李子芳教授重新投入到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中,他开始慢慢习惯没有暖气的冬天、习惯馒头居然是甜的味道、习惯这里没有吃凉拌菜的习惯、尝试着吃东北没有的空心菜等等,乐观的李子芳教授慢慢去习惯这突如其来的改变。对于他来说,这些并不是生活的重点,他都可以克服。因为,他的全身心都在教学上。
03
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初来乍到的李子芳教授承担起大学物理教学,物理实验课教学的重担。那是2010年第一届学生的物理课,相关的制度、教学文件等都在等待建立。李子芳教授连同所有物理系的教师总共3人,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还未开学他们就提前来校筹备了。
与大学物理教学相比,实验课教学的难度更上一层,相关制度的建立也更复杂一些。为了让学生能从物理实验中直观地看到物理想象,用现象总结规律,深刻理解定理定律,李子芳教授坚持一定要建好物理实验室。李子芳教授的坚持得到了李德文董事长的大力支持,物理实验室从一期的采购、完善、调试一步步进行着。资金不够就分批,先拣重点的做,再逐步扩增完善。在李子芳教授的用心经营下,经过环境建设、仪器整理、制度更新、教学配套文件、卫生会战等等一系列工作的进行,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开起来了。十年过去了,现已有七、八十项各个章节的内容覆盖,排成课表在课堂上应用,效果反应热烈。即便在2015年转设的时候,物理实验室的规模和水平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评价非常高。因此学校给他颁发了二等功以嘉奖他的出色表现。然而不居功自傲的李子芳教授却将这一切荣誉赋予了与他一同奋战的物理系所有的老师们,他拿出二等功嘉奖的三千块钱请物理系的老师们去吃了一顿海鲜,他说“这表扬的是整个物理系”。
十年光阴匆匆,李子芳教授在厦门工学院奉献了十余年。他是大学物理教师,在讲堂上挥洒汗水;他是物理系主任,带领着大伙筹建物理实验室;尽心培养青年教师,为提高物理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水平尽力。他是友容书院院长,狠抓学风、班风建设,打造学风优良的书院,创建通识型人才“菁英学堂”,培养适应社会的实用型人才。他是校教学督导办公室任督导专员,积极、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和督导办公室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做好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为加强学校的教风、学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即便身上背负重担,他也从未忽视对学生的精心栽培。他辅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其中10级电子4班学生蔡国荣自告奋勇做了他的选题——“声波干涉仪与拍频演示仪”。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李子芳教授对蔡国荣同学悉心指导改正,蔡国荣同学也很勤奋好学,经常废寝忘食也要先把技术性的问题做好。在师徒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的结果令人满意,成品可用于物理实验教学,当成仪器使用。
结语
“干啥都要干好”是老一辈教育家朴素无华却踏踏实实的信念。他将这一信念贯穿实践于整个教学生涯中。他说“把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这也是我很乐意做的”。看着学生走向社会成为栋梁,看着厦工犹如幼苗成长为大树,他倍感欣慰。
“百年树人,百年名校”厦门工学院的愿景让他自豪。李子芳教授絮絮地说着他对厦工的殷殷期盼,犹如父亲对自家孩子的百般叮咛。他期盼着厦工能取得更大进步、能有更强的凝聚力、能有越来越好的办学水平,能逐步迈向“百年名校”的行列中去!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