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人民砥砺奋进,用辛勤和汗水共同奋力谱写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华彩乐章。
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立18周年,正式迎来了她的“成人礼”,这其中便有许多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深沉耕耘。
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官微推出《礼赞百年》栏目,全面报道学院广大师生、校友党员的先进事迹,反映协和学院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风采,用百名党员的先进故事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礼赞百年》第十五期
坚守树人初心 筑牢战斗堡垒
改革“第一课堂”守住根本之道
延伸“第二课堂”筑牢力量之基
党建引领教学科研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今天和官微君一起走进
外语系教工党支部的故事吧!
福建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外语系教工党支部:
坚守树人初心,筑牢战斗堡垒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党的十九大以来,作为院级标杆党支部,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教工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委对高校的领导;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抓党建促发展,抓典型树榜样,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推动学院、全系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外语专业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教工党支部现有专任教师党员26名。外语系教工党支部率先实现了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由系主任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此外,党支部成员中教研室主任有3名,教师党支部书记、多名党员获评福建师范大学“师德之星”、福建师范大学“我最喜爱的好老师”、院十佳“我最喜爱的好老师”、院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教工党员获得院级及以上奖项达31人次。
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日常工作全面开展
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健全了支部党员的学习制度、例会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系重大问题集体决议制,日常工作例会制,学习和组织会经常化,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新高潮。于2018年被评为院级标杆党支部。
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该支部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的形式,切实保证党员教育取得实效。
外语系教工党支部不断创新党组织的活动形式。
2019年11月6日,外语系教工党支部于福州三盛托斯卡纳小区组织开展了“捐赠图书进社区,传递书香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党支部号召支部成员捐赠出家中闲置书籍,为小区的活动室建设图书角,传递爱心,共沐书香。最终此次活动共捐赠书籍达100余册,包含工具类、人文类、科学类等书籍,种类繁多,不仅能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年10月,为进一步丰富党日活动内容,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工党员参观福建协和大学旧址和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
2021年3月组织参观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活动提高了支部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使教育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改革“第一课堂”,守住根本之道
党建工作的根本之道在于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想引领,从“第一课堂”中就要守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外语是打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门钥匙,学好外语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2019年12月,一堂堂融合了思政内容的外语专业课在线下全面开讲。这个别开生面的“第一课堂”在外语系刮起了一股清新的风,即将“课堂思政”融入线下专业课堂。外语系教工党员将外语课堂与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丰富课程内涵。教师党员在授课中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好、平衡好外来文化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搬到课堂上,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在《跨文化交际导论》课上,徐佳老师通过中西方“集体主义”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智慧之处,更加坚定了传统文化自信;在《基础日语》课上,许丽娜老师就《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与学生展开讨论;在翻译课上,叶艳琳老师进行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建国70周年讲话内容,探讨时政文体翻译技巧》的课程内容,教会学生政治类文本翻译技巧的同时,也传播了最新的思想。
本次“课堂思政”共有7位教师党员参与其中,以“思政+专业课”的课堂形式与内容进行授课,让一堂普通的专业课,有了思想引领、价值引导,有了精神塑造、情感激发,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延伸“第二课堂”,筑牢力量之基
思政教育不仅在课内,也在课外。外语系教工党支部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路径、新举措和新方法,大力推动阵地建设,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实践育人,延伸“第二课堂”,汇聚师生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战斗堡垒。
2020年6月,一支15名教工党员组成的服务队迅速成立。由于疫情影响,学院毕业班学生返校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挑战。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证毕业班学生安全返校离校,外语系15名教工党员自愿报名组队,成立党员服务车队,为广大毕业班学生服务。11名教工党员主动承担毕业班返校监管工作。2020年6月2日至6月4日期间,教工党员自驾车辆进入校园,经过车辆消杀后,主动承担起外语学子校内行李运送服务。老师们的身体力行,润物细无声地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在毕业班学生返校工作中,深受教工党员影响的8名学生党员,也自愿报名组队,成立学生党员服务队,主动承担毕业班材料整理、发放以及体温监测等工作,为系里毕业班返校工作贡献党员力量。
党建引领教学科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成员们还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建设。本支部党员教师中有8位教师被学院认定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拥有翻译专业资格1级、2级证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本支部党员教师积极起了带头模范作用。教学方面,教师党员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参加教学竞赛。叶艳琳老师和林抒月老师分别获得第十届和第十二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福建赛区综合课组二等奖和商务英语组三等奖。此外,党员教师还不断完善所担任的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2019年张昌宋老师出版了教材《英语阅读技能训练教程》,2020年其《英语阅读A》和《境外实用英语》等两门课程获得省级一流课程。2021年,张昌宋老师的《高级英语阅读》和王萍老师的《英汉口译》课程获得院级一流课程。陈征老师、廖晓丹老师目前正在主持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同时,陈征老师申报的福建省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也获得了福建省终身教育重点项目。陈征老师、刘丹老师、许丽娜老师正在主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教改研究项目,分别对大学英语和日语的教学改革法进行探索,并发表了相关论文。
在科研方面,2020年张昌宋老师在核心杂志《广西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2021年李俊义老师在核心杂志《外语与外语教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此外,陈征老师、廖晓丹老师、刘丹老师在《中国社科报》上各发表了一篇B刊论文。除了积极撰发表论文,党员教师们还积极申报课题,陈征老师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类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刘丹老师目前主持福建省社科类青年项目,还同时参与国家社科项目。本支部教师党员还利用其语言优势,翻译了日语书籍8本,英语书籍1本。
本支部教工党员在做好教学和科研等本职工作之外,还认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硕果累累。其中,2019年,林妹妹老师指导的“亿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获福建赛区特等奖,其个人获评“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同年,许丽娜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笹川杯日本研究论文大赛三等奖;2020年,其又指导学生在第三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中获笔译本科组日译汉三等奖,其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21年上半年,喻欢欢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写作大赛决赛中获二等奖。除此之外,该支部党员教师还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不错的成绩,其中,刘丹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了2021年第十五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教师党员的努力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刘丹老师于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协和学院就业创业贡献奖。陈征和林妹妹两位老师获得协和学院第七届“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廖晓丹老师被评为学院第五届“我最喜欢的好老师”。值得一提的是,张昌宋教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并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三十年教龄荣誉证书,为我们所有党员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共克时艰 协和人在行动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中国共产党党史100问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提出了三条基本外交方针,不包括______。
A.“另起炉灶”
B.“一致对外”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D
你答对了吗?
快来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出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外语系
撰稿:郭婧
编辑:院学生记者站外语系分站李吉燕何金杰
校对:新媒体运营部 郑彤
责编:林响 刘宝飞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