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生科现象”(七)| 让有兴趣的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

龙岩学院,艺考

龙岩学院

2021-7-12 14:35:15 文/余宇昊

关注

让有兴趣的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

化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童长青

“生科现象”系列报道从生命科学学院的毕业生、合作企业、教师的角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谈了生科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效。从报道中感觉到生科院的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培养学生、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举措获得了认可,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对比我院和自身的工作,主要体会如下:

(一)

生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对集中,建立了一系列与生产相关的科研平台,目前已经建成了8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4个校企共建工程中心或联合实验室。通过吸引学生进入平台,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又让教师形成合力,更容易取得一系列成绩。

对比我院,由于化学、材料、环境三个专业,没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方向,难以形成特色,省级平台也较少,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二)

我很赞同戴爱玲老师的看法,在与企业合作前期一定要舍得付出,不要急于想着回报。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有问题找到你,但他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一下就跟人家要报酬,合作就很难开展了。我们只有先为企业服务,慢慢地他们认可我们了,碰到问题才会找我们,才有下一步的发展。

(三)

生科院吸引了很多学生加入老师科研实验室。对比自身,由于未能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研究的内容没有持续性,难以形成连续性课题。所以没有让学生加入自己的实验室。

现在,本人参与了福建强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希望能在金属纤维研发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便让有兴趣的本科生,尽早进入我的实验室,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老师,教学和科研内容本身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应向生科院的老师学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努力工作,为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手机,鼠标,键盘等高频接触的小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洁,定期消毒。

我眼中的“生科现象”(一)| 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是生科院取得优异业绩的重要法宝

招生季 |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2021年报考指南

6月21日,闽西党史上的今天 | 一起学党史

第1353期

来源丨党委宣传部

编辑丨陈曦 祝康敏

监制丨杨云

投稿邮箱:xcbtg@qq.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福建本科院校-龙岩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龙岩学院-我眼中的“生科现象”(七)| 让有兴趣的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