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九二共识”
1987年底,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长达38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民间交往迅速扩大,同时衍生出许多需要通过两岸协商解决的具体问题,冲击着台湾当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1990年11月,台湾方面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本着“中国的、善意的、服务的”精神,接受台湾当局委托,授权与大陆方面联系协商,处理涉及公权力的两岸事务。1991年12月,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根据有关方面授权,处理与海基会的联系、交往和商谈。
1992年10月底,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进行工作性商谈。海协会代表提出5种有关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方案,台湾海基会代表也先后拿出8种表述方案。
香港商谈结束后,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重申同意双方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声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的态度,并提出海协会口头表述的要点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该函以附件的方式,将台湾海基会在香港提出的第8种表述方案附在函后,作为双方彼此接受的共识内容。12月3日,台湾海基会回函对此未表示任何异议。至此,双方都认为经过协商达成了共识。这一共识后来被称为“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
来源:新华社
历史地位
“九二共识”是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达成共识的方式是各自口头表述,记载于两会函电往来中。共识中,双方都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追求国家统一的态度,要义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台湾海基会表示“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作了求同存异的处理。在两岸之间固有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的历史条件下,“九二共识”的达成,体现了双方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确立了两岸商谈的政治基础,为两会开展协商并取得成果提供了必要前提。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来源:青春福大
责编:包玉兰
近期热门文章:
福大上新小游戏,考试周解压专用款,你不进来看看?
听党史忆初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听党史忆初心||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欢迎报考!福大值得!
小福夜话||带着你我的音乐记忆,继续奔赴下一场热爱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