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举办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红色建筑的光辉岁月”主题展
媒体关注
2021年6月11日,《厦门日报》《网易新闻》报道我院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建筑的光辉岁月”主题展。
媒体关注
2021年6月11日,《台海网》报道我院管理系邓华老师用匠心“复刻”厦门最独特的“红色”建筑。
接下来跟着小编一同感受红色建筑的光辉岁月
6月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建筑的光辉岁月”主题作品展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景祺楼一楼门厅拉开帷幕,一同展示的还有管理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部分木工作品。
参与展览的19座作品中,有我们熟知的见证了百年党史中重要时刻的南湖红船、古田会议和遵义会址会址、天安门;有展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代表性建筑港珠澳大桥、香港中银大厦、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代表福建本土地域特色的土楼、闽南古厝和鼓浪屿八卦楼;更有浓厚校本文化气息的嘉庚式建筑——敦书楼、尚大楼、景祺楼。这些作品均出自管理系工程管理专业师生之手。
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本次展览是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展演从3月份开始筹备。5月,管理系在景祺楼104报告厅举办了“红色建筑的光辉岁月——讲好红色建筑故事,学好百年光辉党史”主题演讲比赛。
各参赛参演团队立足工程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从建筑选择、实地探访到图纸建模、材料打磨成型,再到建筑背后红色历史元素的挖掘、成稿,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最终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红色建筑展演。与此同时,参与展演的各专业同学、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也在这场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知史爱党、提升思想觉悟、磨练“工匠精神”、增强专业本领,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创新育人模式,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将专业建设和党建思政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师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打造诚毅办学特色。
近年来,管理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前沿技术,不断深化与福建省寿宁县“木拱廊桥”文化传承项目的校地合作和产学研融合,着力培养掌握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锻造“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报国志向和行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如火如荼开展。诚毅学院管理系举办“红色建筑的光辉岁月”主题展演,让红色建筑“说话”,积极探索党建思政与专业建设融合的育人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一流诚毅”建设,以优秀成果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礼。
#传承
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廊桥申遗
一切成果皆来源于坚持。管理系工程管理专业师生自2016年以来,持续四年赴寿宁县,依托自然人文景观“木拱廊桥之乡”——闽东地区的木拱廊桥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师生投身美丽中国建设、新福建建设。活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手工劳动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通过活动,让师生在实践中深刻感悟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和福建工作时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锻炼本领,服务地方经济。
2019年7月,诚毅学院与寿宁县文体和旅游局签订《寿宁县古廊桥保护与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校政合作、产教研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12月16日,“廊桥申遗·全民助力”2019闽浙木拱廊桥全国高校巡回展福建省内高校第一站活动走进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现场展出了由诚毅学院管理系工程管理专业参与设计制作的木拱廊桥模型展、文创作品展、研学旅行课件等,同时还举行“木拱廊桥文创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木拱廊桥校地合作文化传承创新洽谈会、学术讲座以及民族传统文化校地文艺联合展演等系列配套活动。
多年来,我们围绕闽东乡村扶贫的实际需要,一方面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诚毅学院管理系廊桥寻梦项目团队研究出木拱廊桥模型套装系列文创产品,申请成功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学生组建木拱廊桥创新创业项目,助力闽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福建省赛区铜奖;另一方面,我们将爱国主义精神、红色筑梦的理念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青年学生对工程专业的学习过程,坚持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让青年学生扎根闽东地区,为当地乡村振兴助力,以工匠精神和实际行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欢迎关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素材来源 | 管理系
视频制作 | 万凌峰
编辑 | 杨馨
校对 | 新闻中心记者团
责任编辑 | 苏昭妹
审核 | 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