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晓露,女,中共党员,药学院临药学系秘书,2011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是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药理学》的主要成员。2020年获批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获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师资项目。曾获“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能手”、“福建医科大学青春榜样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临床药学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赛特等奖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曾获中国药理学会第一届网络授课二等奖、福建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者)、福建医科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参与者)、福建医科大学优秀教案和课件评选一等奖。并在2020年带领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国家赛三等奖、福建省级赛二等奖。
老师个人照
老师在教学领域上获得的部分奖项
王晓露老师的课堂上最不缺的,便是那一双双专注认真的眼睛,学生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在课堂上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王晓露老师总会在课前做好百**的准备。
“王晓露老师上课十分认真,让人很有代入感。”“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我们很容易跟上她的节奏。”学生交口称赞的背后,是王晓露老师十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为了让学生们收获更多,王晓露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把课准备得更充足、更完善,争取让同学们学会把书念“薄”。课堂上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知识点,其实都是她反复斟酌后的浓缩精华。
老师耐心解答问题
老师认真为同学答疑解惑
经过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和总结,王晓露老师摸索出一套四步走的备课策略:书本—文献—思维导图—课件呈现。
她不仅追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前沿科研文献、坚持更新案例,还不断为同学们提供拓展延伸知识点。“我常常在想,怎么把复杂分散知识点的内部逻辑关系展示给同学们,怎么让同学们听懂记住,怎么帮助同学们学会知识迁移、在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王晓露老师表示。她始终认为,老师不仅仅是带给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
王晓露老师耐心指导学生
“‘国外多先进’是很大一部分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但实际上我们中华民族先辈们非常聪明,我们的‘疫苗’比国外早了好几百年。”王晓露老师以案例为媒介,发起对其解决方案的探讨,在课上师生的一问一答中步步深入。她身体力行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案例,植入学生心里,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案例背后蕴含的时代背景以及医学知识在社会的普及度。
例如,王晓露老师跟学生分享“反应停事件”,由此提醒学生,新药在应用于临床前应经过严格的药物安全性评价,除此之外,她还看到了这件历史性事件的另一面,“如若凯尔西教授选择留在加拿大,为祖国做贡献,那么加拿大也许可以幸免于难。所以,我希望学生能够肩负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把智慧挥洒在中华大地,那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强大。”
学生对老师的感激
老师饱含热情教学
踏踏实实为师者,勤勤恳恳育人才,是王晓露老师最真实的写照。她是一条并不宽广的小溪流,但正是由于有无数这样不停奔流的小溪流,最终才能汇成波澜壮阔的大海。正是由于她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培育出一个又一个的医学人才,我们的社会医疗行业更加进步,我们的社会也会随之更加美好。
文字来源:教务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曾如萍,陈冰滟
图片来源:《药理学》课程团队
编辑:阿依布布·沙吾列太
责编:黄鸿峰
编审:陈燕萍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