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的文学常识

写作素材,艺考

写作素材

2011-12-19 07:40:39 文/石磊

关注
零二七范文网: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的文学常识
:admin88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附:(表格)

级别

(童试)院试

正式科举考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时间

每年一次

三年一次(秋)

三年一次(春)

会试后同年4月

地点

府(州)县

省城

礼部(京城)

宫殿

应试者

儒生、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获取功名

秀才

(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进士)前三名为:

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的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作文素材-写作素材-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的文学常识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