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儿童心理培养自改作文能力

小学作文指导,艺考

小学作文指导

2011-9-16 09:29:17 文/邵明

关注

叶圣陶老先生说:“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我们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儿童自改作文的心理过程、学生自改作文的意识和自改作文能力发展的特点,改革作文教学,努力培养儿童自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

 

(一)增强儿童自改作文的意识

 

乙:人的各种活动无不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是有目的、自觉的反映。学生自己改作文,首要的是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动机作为内部的推动力,逐步增强自改的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自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甲:根据调查,对于自改作文,小学生心理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障碍,有的缺乏耐心,有的应付老师,多数学生抱着轻率的态度,写完就算,不想修改。总之大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积极的修改动机。所以,要培养学生自改能力,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学生自改意识做起,并且要将这一工作贯穿于作文教学过程的始终。

 

乙:教学实践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古今中外名人的、本班同学的修改文章的有趣的实例,进行目的意义的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可以通过正确评价学生自改的成果,激发学生自改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比赛游戏,激发学生自我完成的愿望,等等。这些做法对于培养自改意识都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

 

(二)遵循认知规律 引导儿童提高认识

 

甲:学生写的文章,是他们对客观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所以,修改文章,不是单纯地修改文字技巧的问题,不是就文字改文字所能解决问题的。从根本上说,是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的问题。因此,我们指导学生修改文章时,要首先引导学生重新感知那些事物,分析(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那些事物,从而发现问题。改掉不足。只有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改能力。

 

乙:我记得包红萍老师有一个指导学生自改的实例,倒是挺典型的。

 

教学片断一

 

乙:这个教例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是不具体。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应该像包老师那样,启发他们认识所写文章的不足,鼓励引导他们重新观察所写的事物,教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观察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自改能力,改好作文。

 

刚才那位小学生在包老师指导后,重新仔细观察,自己修改文章,改后的作文就大不一样了。

 

教学片断二

 

甲:再譬如,我们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学生从大量的表象中提炼出来的。学生要判断自己文章的中心正确不正确,明确不明确,也不是就文字改文字所能解决问题的。往往也必须重新感知那些事物,进一步分析所写的客观事物。从而提高认识,发现问题,修改中心。

 

(三)根据迁移规律 引导儿童学习修改方法

 

乙:要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在教学中还必须根据迁移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修改方法。

 

袁老师,记得在70年代,我曾经听你上过一节“改作文”的指导课。至今印象都很深刻。

 

那节课教学的第一步是,教师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中感受什么是“改”,教师怎样“改”,思考为什么这样“改”,激发学生要求“改”的愿望。

 

教学片断三

 

乙:通过老师示范改作文,孩子们都感到文章这样一改,条理更清楚,读起来也顺当多了。改作文,有意思!同时,他们也初步懂得了怎么检查,怎么改。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顺应儿童心理培养自改作文能力》相关的文章。

 

欢迎浏览更多范文:零二七范文网 - 写作指导 - 小学作文指导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写作指导-小学作文指导-顺应儿童心理培养自改作文能力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