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书桌,上面有台灯和文具;一个书架,上面有自己喜爱的读物;一个花瓶,里面有一株水生的植物。这是我小时候梦想的读书学习环境,那是多么的简单与平凡。可这个梦想等到大学毕业后才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在我的房间里有一堵与窗相邻的墙,有差不多两米宽,这个位置光线充足,也可容得下一张书桌。而墙上空间充裕,可作悬挂书架。父亲根据墙上的空间设计好了悬挂书架,找来了角铁,三下五除二地焊接完毕。然后用两颗膨胀螺丝在书架的两个顶角上一固定,它真能像父亲说的那样能支得起几百斤的重量,我把八十多本书放上去,的确安然无恙。最后到家私广场选购了一张黑褐色的书桌,摆上台灯、电脑和打印机,就这样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炼丹之炉”,独立、安静、舒适是它的可爱之处,而摆在书桌上空书架里的知识宝典更是日夜相对,随手可得。每每想到这,心中不禁一阵乐滋滋的。
父亲很有心思,他不声不响地挑选了一株叶子完好、茎身笔直、长相繁茂的万年青,喻义一种茁壮成长、蒸蒸日上的常青精神。父亲把它放在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葫芦状的玻璃瓶里,为我的案头增色了不少。
常品油墨香,忽觉万青祥。
滴绿入纸白,书屋映神采。
环境虽好,但缺少了有灵性的东西。忽然,我想到了多年的老朋友——黄金皮。黄金皮是一种生长在田间水沟、河里的小鱼,身长与中指长度相当。由于身上鱼鳞是孔雀绿与红褐色相间,而尾部则全是金红色,游动间彷如黄金闪动,色彩耀眼,因此在不知道它正规名字的情况下,当地人只好如此道来。黄金皮生命力顽强,它跟别的小鱼不同,从河里捞回家也可继续养活,而且依然生龙活虎似的。小时候经常从河里捕回来,养在瓶子里,每天放学都给它喂食,从此跟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好奶奶家鱼缸里养有十几条黄金皮,于是我从中挑选了四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放在万年青的瓶子里,希望它们和睦相处、生气蓬勃,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些乐趣。
可惜的是,没到几个星期,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其他三条黄金皮陆续死去,只剩下现在这一条。悲伤之余,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震,这不是适者生存的道理吗?不管其余的鱼是怎么死掉的,但毕竟这一条生存了下来,它没有被环境淘汰,反而慢慢适应了瓶子里的一切。“适者生存”一直都是自己的座右铭,它告诫我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好好活下来,找到生存发展的机会。而这条黄金皮的生命力不就是和我的生存原则相符合吗?看来,其他三条黄金皮的人间蒸发让我清楚地看到了最优秀的一条。它与我灵性相通,只有它懂我的心,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伙伴。于是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适者。
适者独自在花瓶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也慢慢的习惯了我。开始喂食的时候对我置之不理,后来也就饥不择食了。起初我往瓶子放一粒粒细小的饭粒屑,让它吃一段时间;接着改用牙签粘着饭粒屑悬在水面上,让它跃上来取食。真是好小子,它竟然能跃到离水面有一分米左右高的瓶口上,差一点出了瓶子。每次喂食,我都采取这样的方式,它都会跳得高高的。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条件发射。每当我靠近瓶子的时候,它就会不安分起来了,随着我的方向乱窜。于是,我就会把一根手指往瓶子里一放。适者眼珠机灵一转,立即发现了水面上的“猎物”,马上游了过来。只见它很快地把身躯由平横转为直竖状态,眼睛盯着我的手指,尾巴与鳍缓缓调整最佳方位,突然“嗖”的一声跃出了水面,带出了几滴水花,鱼嘴狠狠地戳了我手指头一下,我也明显感觉到它的牙齿。
平时我在看书的时候,适者就在一边慢悠悠地闲游。它似乎知道我在看书,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好让我看完书就去逗它玩。只要我稍有小动作,它都会朝我胡乱动作一番,似乎它在提醒我要认真。适者不像以前养的黄金皮,从来不往瓶外跳,而是安安分分地守护着万年青,也默默无闻地陪伴我读书的每一寸光阴。每当我累了,我都会静静地注视着它,看着它身上金黄的色彩,看着它安然静默的英姿,仿佛我已进入了它的角色,顿觉精神爽朗。
鱼花同瓶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生态圈,万年青可从鱼的排泄物中获取营养元素,黄金皮更是从万年青的根系中穿来绕去,寻找属于它的乐趣。两者可真是相濡以沫。
清晨,一丝淡淡的阳光直穿窗户,微微地投在了万年青的叶子上,青翠欲滴,散发阵阵绿韵。适者游动着,阳光扫在它身上,金光耀眼,呈现出生命的精气。如果说万年青为书案增加了不少神韵,那么适者就是这里灵气之物。它就像我心爱书籍的守护神,日日夜夜凝聚着知识的元气;它更是我读书的陪伴者,见证着我每一次的进步与提升。
万年青上青万年,黄金屋里有黄金。
夜伴书郎朝作勤,跃入墨林亦为歆。
文房厚积心神灵,适者远道志必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