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及材料(4)

事迹材料,艺考

事迹材料

2010-11-01 14:46:57 文/施天瑞

关注

2010届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及材料

就哲学理性方面对此的关照来看,梭罗在他的《论公民不服从》中认为:“大多数人生活在无声的绝望之中。”导致这种绝望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社会机制未能体现出对生命的敬重和关怀,也没有能产生能够疏通个体、自我实现的思想。这样的个体与社会的二律背反状况,与梭罗当时的美国现状以及现在的美国现状,以及当下的中国现状都未能有多大质的改观。而思想家认为解决个体与社会的冲突的唯一办法除了信仰的力量之外,主要诉诸的就是学校教育之途径。

但是,事实是,当教育不能充分发挥这种功效的时候,整个的社会机体和个体都会出现严重问题。政府不能仅仅把教育当作装点门面的花瓶和任意使唤的婢女,而是要切实地实现教育的均等、公平、民主之目标。切实地形成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风气。如果,当各个生命个体在教育教学中不能被唤醒生命之灵性,不能共邀学生参与到对世界的自我的知性体验课件下载[/]并参与对天地之道、万物之道、生命之道、伦理之道的审察中,抛弃了作为师者的“传道”功用,而仅仅停留于“授业”“解惑”的相对单纯的层面的话,这样的学校教育就很难以让学生意识到:作为生命个体的高贵性和神圣性;同样也很难对他人的生命有敬畏感。结果就是难以让人意识到作为个体除了追求金钱等外在之物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人生德性追求。如果仅仅把目光定睛在金钱等外在之物上,正如爱默生所言称的:“他生活于世界之中,用金钱智慧来主宰它;他在世上劳作,但是他是一个半吊子的人,他身强体壮,胃口极好,但是他的心灵则沦为禽兽,成为一个自私的野蛮人。”(《论自然》)我们的社会的忧虑也恰恰在这里,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还能意识到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子孙培养成半吊子的野蛮人的话,我们还是有很大作为的。

因为,一旦人类具有了对真理的感知或拥有了良善的意志,人类就可以得以不朽。

上一页  [1] [2] [3] [4]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事迹材料-2010届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及材料(4)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