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说的好:生命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价的,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数量来衡量。我为我们的大学生而感到自豪,尤其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糟糕社会里,还会有这样的人,为了别人而不惧危险 ,挺身而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2.科举与北大(2009-11-23 09:41:13)
北京大学宣布,从2010年起,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批名单39所中学及校长已公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由于晚清科举弊端凸现,科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背负不良名声,似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我认为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优良的制度,它使中国封建社会在漫长的过程中长治久安;它使中课件下载[/]国封建社会高速发展,没有出现欧洲那样的中世纪黑暗。科举制让所有的国民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问出身,不问等级,不问来处,只要考过了乡试、会试、殿试,你就是国家栋梁之材。学而优则仕。科举制保证了中国封建社会人才制度血液新鲜,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人的价值。隋朝建立的科举制度,一反汉以来的举荐制,让裙带之风在此停滞,让中国的封建制在世界同期文明进程中独树一帜,屡建辉煌。科举制度为封建社会设定了一条公平的竞争线,今天的高考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讲,仅是这条竞争线的延伸,说的通俗一些,是今天全体国民唯一可以看得清的公平底线。那么,在这条公平底线上剌开一个口子,可想而知社会的反应。我想,北大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做出此决定本身没错,但北大不是北大人的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那决定的角度就值得商榷。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假设的前提不应是最好,理应是最坏;如果某一年某一校长营私舞弊,那么这决定是否立刻土崩瓦解?这条公平的底线是否一夜消失?作为高考,最好的学生就凭本事考呗,能否上北大全凭真功夫。举荐制的弊端显而易见,那首批39位中学校长,一定会在明年得到学生家长腻人的青睐。
3.丧钟为你而鸣!
——关于教师的“批评权”
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老师郝旭东被其学生血腥弑杀;另,据2006年9月20日《南方都市报》披露,2006年9月12日晚,湖北天门市育贤外国语学校高三(6)班学生徐超在宿舍楼杀了前来查铺的班主任老师刘泽洪。诸如此类的案件不胜枚举。输入关键 范文网[/fanwen/]词“学生殴打教师”,百度一下,有相关信息801,000条,再输入“学生杀害教师”,竟有724,000条,足见问题之严重性。再回想刚刚发生的杨佳弑警案,以及全国为杨佳的血腥行为叫好的国民的暴戾之气,都会令我们不寒而栗,引起我们深入地思考我们当前的教育机制和德育教化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