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汶川感受脱胎换骨的涅槃重生,512汶川地震四周年

事迹材料,艺考

事迹材料

2012-5-11 10:46:52 文/田泽洋

关注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蒋莉莉):2008年5月12日是全国人民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如此漫长。就在这一天,一个安宁祥和的高原腹地,瞬间陷入悲怆与困厄。可爱的笑脸就在那一刻停止微笑;温馨的家园就在那一刻成为废墟;我们的亲人就在那一刻和自己分隔两个世界……

如今,在大地震的废墟上,一排排新建的农房安居着万千灾区群众,一所所漂亮学校传出朗朗书声,一幢幢崭新医院为广大农民解除病患,一条条道路通往山里山外,一个个产业基地蓬勃兴起……从这一个个重生的剪影中,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中,我们见证了一场沧桑巨变,一幕人间奇迹!在这四年之中,四川和全国人民倾力支持了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共同见证了在曾经的残垣断壁上重新复苏的美好家园。

国画水磨成功转型,获“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称号

水磨镇地处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南部岷江支流寿溪河畔,古称老人村,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之乡和世外桃源。“512”大地震中,水磨镇离震源仅7公里,震后几乎没有一栋完好的建筑物。四年时间过去了,水磨镇脱胎换骨,这个震前粉尘飞扬、污水横流的工业镇,如今三步一景、碧波荡漾,已成为“现代桃花源”式的旅游热点。2011年4月,在纽约召开的“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水磨镇获得“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称号。

据介绍,水磨镇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交融区,震后由广东省援建而又被赋予了一些南粤元素。如今的水磨古镇围绕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共同汇成一幅交织着各种文化风情的美妙油画。走进气势恢宏的水磨羌城,厚重温和的土黄色石壁,流水飞檐,羊角图腾,羌味十足。不仅充分继承了传统羌寨的建筑特点,把石结构、泥结构、木结构、石木结构进行综合运用,而且大胆创新,由寨到城,完美体现从古朴、粗放传统建筑群落到现代化新羌城的华丽转身。位于镇中心的老人村禅寿老街,建筑样式全部采用复古设计,青砖木门,雕梁画栋,让人仿佛来到了川西古镇老街。

零二七范文网(武汉美术网旗下范文频道) /fanwen

你现在访问的是零二七范文网 027Art.Com/fanwen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事迹材料-走近汶川感受脱胎换骨的涅槃重生,512汶川地震四周年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