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建设中孕育希望
第一站,我们来到塘前中心小学。
我们这些来自厦门大学的大学生对于希望小学的概念几乎全部来自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直观的印象就是低矮的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椅板凳,一根一根短短的粉笔被老师和孩子们精心保管好,而孩子们则是羞涩、腼腆的……印象中,希望小学似乎与贫困、艰苦分不开的。正是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出发之前,我们小队还担心孩子们会不会过于害羞,不敢说话,担心我们精心安排的互动活动和明信片发放活动会冷场等等。事实上,这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座二层高的破旧楼房,泥水遍布的坑坑洼洼的小小操场,一走雷锋同志的石像……这些景象都在向着我们想象中的希望小学发展,但是就是没有孩子们的身影。这时,我们联系到了希望小学的校长。他解释说,刚才我们看到时教工宿舍,教学楼是新建的,还没有完全建好,就作为临时教学楼。跟随着校长,我们进入一所刚刚建好但还未进行粉刷的教学楼,刚一踏进教室,之前的一切疑虑、担心完全消逝了。四年级班级正在发新书,我们与孩子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是给孩子们发新书,接着进行了互动环节和明信片发放活动。我们为孩子们的活泼开朗、活力向上所深深打动了。快乐,幸福,欢乐,没有被贫困之类的概念所困扰,与其他孩子一样,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有理想爱梦想。
当我们队的安华同学提出大家的梦想是什么,有没有将来想做超人的。大部分孩子都说想,唯有一个小女孩很认真的说不想。“超人根本就不存在的,我想做医生。”当时就有一阵说不出的情绪,让我给这个说世界上没有超人想做医生的孩子一个特写吧。我想说,救人性命、给人安康的好医生就是超人。努力吧,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做心目中的超人。
第二站:有序、稳定
如果说第一所小学从外观上看来还有些传统中希望小学的迹象,那么我们接下来走访的这所小学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希望小学的印象。
这是一所建设在山脚下的小学。山路盘旋,树林茂盛。岭路乡希望小学,立邦漆粉刷的教学楼外墙壁,整齐的桌椅板凳,墙壁上孩子们精心设计的黑板报,不仅是这些基本教学设施十分完备,还具有计算机室、生物实验室等。
通过该校书记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生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该校属于生源比较稳定,规模相对较大的希望小学,目前有19位教职工,100多位学生。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模式都进入正规化、规范化,不仅重视孩子们基础科目的教育教学,更注重孩子们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比如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和生物实验室的开放等,还设立有独立的学校图书馆,供学生课外拓展阅读。还有日常需要的设施,比如食堂、洗浴室等等,可谓一应俱全了。可以说,在企业的支持下,该所希望小学达到了甚至优于公立小学的水平。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