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落实“三议一表决、两公开一监督”,推进基层民主管理。认真落实“三议一表决、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不断规范公开内容和形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采取督查、检查、通报等措施,加大党务、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力度。
六是因村施策,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结合城乡党支部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力量对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专题调研,摸清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提出加强改进的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纳入村党组织和各帮扶单位党组织目标责任考核和评优评先的内容。确定一批发展集体经济示范村。
七是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加强镇、村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乡镇党委纪检人员、村党组织纪检委员配备要求。
八是抓好远程教育,强化农村党员教育。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宣传政策、教育党员、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
九是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加强对到村任职服务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认真做好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深化开展争当“四个模范”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完善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发挥作用、有序流动的措施,进一步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
十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
(二)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以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为抓手,围绕“四有一化”目标,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
一是抓好“三级联创”活动。按照年初制定下发的《城北区深入开展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齐抓共管,联合创建,年底75%以上的社区实现“五个好”目标。
二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对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培训面达**。
三是加快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探索建立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健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包括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联系会议制度,整合社区资源,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重点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探索推进村改社区和农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大“楼宇党支部”建设力度。
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党员学习培训、党员社区志愿者活动、党员公开承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党员活动制度。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方面:注重在扩大覆盖面和有效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一是扩大覆盖面。立足实际,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按照上下对口,贯通到底,便于开展工作的思路,在抓好党组织应建必建的同时,通过抓大户、抓重点,加强分类指导,积极创造条件,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
二是有效发挥作用。坚持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活动方式,以党建工作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科学发展。
三是普遍落实党建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大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力度,实现党建工作指导员全覆盖。
四是巩固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省、市级党建示范点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你现在访问的是零二七范文网 027Art.Com/fanwe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