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十八大后住房改革的突破点

十八大,艺考

十八大

2014-3-30 22:34:35 文/孙岩

关注

  寻找十八大后住房改革的突破点:

       解读十八大报告,“改革”是一把钥匙,在这份中共历史性的报告中被提到了86次,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

何以解忧,惟有改革。改革,尤其是持续不断的改革,是解密“中国奇迹”的一把钥匙,而中国的住房问题,更是需要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来解决。

从200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发布,国家对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做了肯定,房地产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产业,多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动城镇化方面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106亿元,到2011年,这一数据已是八年前的近6倍,为61740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也从2003年的11.77亿平方米跃升至2011年的50.80亿平方米。

但与此同时,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房价也正式开进了“快车道”,一路走高,导致相当一部分人买不起商品房,继而引发了中央政府多年的楼市调控。

在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中国的住房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那么,中国住房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或者说,十八大之后,中国住房改革需要从哪里寻找突破口?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大部分城镇家庭通过市场购买或市场租赁的方式解决其居住问题。这既是避免政府对市场不当干预的要求,也是避免财政压力过大的要求。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政府管好自己该管理的,不“缺位”也不“越位”,避免出现管了不该管的,该管的没管或者没管好等现象,真正实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这就是十八大报告中在提到住房问题时所概括的:“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即商品房资源由市场配置,保障房则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来建设和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商品房长期占据我国住房供应主体,中国住房市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状。

“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应该是中国住房改革下一步的立足点和突破点,同时也从制度层面明确了中国住房未来应该完善的方向。只有基于“市场”和“政府”的结合,中国住房市场“两条腿走路”的局面才能最终形成,“住有所居”的目标才能实现。这也是“保障性住房建设”首次写进党代会报告的深意所在。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节日庆典-十八大-寻找十八大后住房改革的突破点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