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申报材料(4)

申报材料,艺考

申报材料

2012-1-12 10:31:03 文/饶燕儿

关注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迅速普及,增进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促进班级内的交流,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提高集体凝聚力;激发学生参与教育、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乐趣和松弛的环境。

⒈相互沟通,建立信任。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常常对周围的人怀有一定的戒备心理。这种防御机制既是在人际交往中习得的,又会对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它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实施的最大障碍。让班级成员之间互相沟通而熟识,有利于逐渐削弱这种防御机制,形成互助合作的集体氛围,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有经验的辅导教师在起始阶段的活动中,总是先设计若干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关系的活动。

⒉注重实践,指导体验。

同学是在体验中成长。同学们的体验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学校教育只有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才能使其不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尽快习得生存的本领,并最终实现社会化。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突出实践性,就是要注重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活动为主,让同学们直接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实践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

⒊交流感受,分享经验。

不能只关注活动本身,而忽略活动交流与讨论。我们明白,人类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就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同学之间坦诚的交流和分享。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由于受社会生活经历、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同班级的学生尽管参与的同一个活动,但其获得的感受却不尽相同。需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各自的感受,明晰他人的感受,获得对活动所隐含意义的认识,获得间接的生活经验,学会理解他人,学会接纳不同个性的人。让同学们交流感受,同时也是为了使同学们能自我概括体验,发现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内化。

班委、班集体对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任何情感或思考的表达,都应该无条件地给予积极关注,并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等表达出同感,以拉近班委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不能用任何责备的语言和行为去否定同学的感受,因为学生的任何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真假区别”。班委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学习,通过互动与互助的活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八、设计思路

㈠倾述心愿,放开心扉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工作报告库-申报材料-优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申报材料(4)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