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5清明节的征文
关于2015清明节的征文之一: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在这一周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为祭奠故去的亲人忙碌着。走在大街上,看到最多的也是一堆堆烧烬的纸灰。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缅怀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每到清明祭扫时节,人们就会上坟烧纸、烧冥物、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但这种祭扫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宣传环保过清明,我们**市政府也出资出人出力在大街小巷摆放了好多祭祀用的鼎,方便于百姓,更倡议全市人民用科学的方式寄托哀思,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到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 传统的清明祭扫方式,已经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其实,每到清明节,就会引发大家对祭奠方式的探讨。有的人主张摒弃上坟烧纸的传统,有人说,鲜花祭奠、网上祭奠,表达不了心情。我想,这些讨论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接轨,清明节同中国其他节日一样,遇到了如何“转型”的问题。毋庸置疑,清明节也要与时俱进。 上坟烧纸的传统祭奠方式,是与土葬结合在一起的。而现如今,城市墓地的价格已经高过了房价,有多少人能够葬得起?何况,现代陵园的环境已经和烧纸、磕头格格不入,一束鲜花、鞠躬致礼祭奠的更文明,更合适。即使在郊区,我们也不提倡上坟烧纸。每年到了清明这个节点,总有新闻报道,群众在山上上坟引发了山火。本来祭扫是为了缅怀先人,表达悼念之意,如果因为烧纸烧出了事,岂不是自找麻烦?所以,无论城市还是郊区,烧纸祭奠的方式似乎真的不合时宜了。 其实想想,扫墓、上坟毕竟只是一种形式,对于“缅怀先人”这一清明节的永恒主题而言,恐怕最重要也最关键的还是心怀感念。只要心中怀有对于亲人的牵挂和思念,又何尝不是对于他们最恰当、最得体的祭奠呢?至于身在何地,甚至是否亲临墓地,其实倒并不关键。现如今,网上祭扫等新的祭扫方式蔚然成风,尽管是对传统祭扫仪式的改变,但缅怀先人的内涵却没有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明祭扫的多元化,应该是社会的进步体现。只要是文明的,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恩的,我们就应该提倡。为了让这个社会更文明,就让我们每个人都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关于2015清明节的征文之二:**市民进会员里有“三老”,金老是其中一位,就在几日前他老人家因病去世,享年75岁。 金老——金学启,笔名艺丁。高小毕业后从艺,曾在山东省曲阜、兖州豫剧团、黑龙江省**豫剧团从事表演、武功教练、编导等工作。1984年调入市创作评论研究室,专职戏剧创作。舞台剧、小品、诗歌、散文等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获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百花喜剧创作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市作协、剧协、音乐文学会会员。市文艺创作中心创作员。 金老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为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派。金老造诣很深,文武双全、德才兼备。金老的眼里揉不得共2页,当前第1页12
艺考推送时光机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