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宋)朱熹
◦人类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因此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真挚朋友的能力、真诚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严肃与坚实的表示所产生的不安。 作者:洛克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作者:爱因斯坦
◦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 作者:雨果
◦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辅助品,学问只能作为辅佐品德之用,对于心地良好的人来说,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对于心地不是良好的人来说,学问就会使他们变得更坏。 作者:洛克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到赞美。 作者:培根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作者:黄石公
◦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作者:阿诺德
◦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作者:武则天
◦德行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 作者:拿破仑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作者:荀子
◦人的行为和举止无不受习俗的制约。 作者:皮浪
◦能够自由地形成习惯的人,在一生中能够做更多的事。习惯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 作者:三木清
◦习勤忘劳,习逸成惰。 作者:李惺
◦我们耐得住习以为常的恶习,我们非难新发现的恶习。 作者:赛勒欺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朱熹
◦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常常在生人或他们的长辈面前显出一种村俗的羞怯态度,他们的思想、言辞、容貌,全都显得狼狈不堪;自己在紊乱中也失去了主宰,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至少做来显得不自然,不优雅,不能因此得到人家的喜悦与欢迎。医治这种毛病的惟一办法也与医治其他毛病的办法一样,要使他们通过练习养成一种相反的习惯,而主要的就是多交各种朋友。 作者:洛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作者:论语·里仁
◦为了失恋而耽误前途,是一生的损失。 作者:霍海
◦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望的。 作者:富兰克林
◦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作者:颜之推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作者:《格言联璧》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作者:黑格尔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作者:司马迁
◦这就是纯朴性格的好处:如果说这种性格有时会叫人作出非常笨拙的事情,如果说这种性格在上流社会几乎可以肯定会让具有它的人遭到毁灭,那么从另一方面说,这种性格对于具有相近性格的人来说,它的影响却是迅速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作者:司汤达
◦并不是每一外表美好的人都有完美的心灵;因为品行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外表。 作者:萨迪
◦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作者:周恩来
◦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 作者:歌德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作者:培根
◦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作者:张载
◦修已而不责人。 作者:左传
◦我们在社会上故意把自己弄得狼狈可笑,仍然是由于虚荣太甚,想从人们的恶意中窃取快乐;别人怕以产生这种恶意,原来也是由于我们激起他们的的嫉妒所致。 作者:司汤达
◦五花八门的粉饰,滔滔不绝的雄辩,不过是冒兖强烈信仰的无动于衷的卖弄词藻而已。 作者:司汤达
◦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 作者:罗曼·罗兰
◦既然失恋,就必须死心,断线而去的风筝是不可能追回来的。 作者:巴尔扎克
◦欣赏艺术美,需要知识修养;领略自然美,同样需要知识修养。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美的疆域就越广阔,你获得的美感也越丰富。
◦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跟一颗大钻石或珍奇的宝物一样受人欣赏。 作者:巴尔扎克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作者:赫尔岑
◦止谤莫如修身。 作者:中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作者:(春秋)孔丘
◦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作者:波伊斯
◦洒脱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博大和炼达,一种建立在良好气度、风度和分寸上的处世态度和风格。 作者:报摘
◦民未之礼,虽聚易散。 作者:冯梦龙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 作者:《诗经》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 作者:杨雄
◦熟习减除对于事物的恐惧。 作者:伊索
◦自负是进步的敌人。 作者:比奥
◦知过非难,改之难;言善非难,行之难。 作者:(唐)贾贽
◦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 作者:(明)姚舜牧
◦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 作者:安德列·马尔罗
◦侍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作者:明·吕坤
◦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作者:王尔德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作者:康德
◦在所有古老的习惯里,都有一种深刻的含义。 作者:席勒
◦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作者:提奥格尼斯
◦良好教养的顶点即表现在热心助人上。 作者:佚名
◦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 作者:唐·吴兢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 作者:晋书
◦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作者:陈毅
◦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致生命的崇高境域。 作者:丁尼生
◦治外物易,治已身难。 作者:林慎思
◦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曲? 作者:嵇康
◦探索别人身上的美德,寻找自已身上的恶习。 作者:富兰克林
◦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习惯是智者的祸患、蠢货的偶像。 作者:托马斯·富勒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财富的名誉不知大多少倍。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 作者:达·芬奇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关于修养的名人名言》相关的文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