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的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尊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 作者:穆尼尔·纳素夫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作者:诸葛亮
◦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作者:苏轼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国谚语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作者:魏子
◦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作者:歌德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作者:管仲
◦心术以光明笃志为第一;容貌以老成正大为第一。 作者:(清)黄协埙
◦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作者:托尔斯泰
◦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作者:《增广贤文》
◦欲胜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作者:(战国)吕不韦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 作者:奥维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作者:《大学》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作者:礼记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作者:莎士比亚
◦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毋宁被众人所鄙弃。 作者:莎士比亚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作者:孟德斯鸠
◦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当丧失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 作者:佚名
◦习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 作者:亚兰
◦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好撑船。 作者:书摘
◦有一种谦恭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既无拿破仑的英名,也没有他那些丰功伟绩。可是把这种人的品德解析一番,连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也将显得黯然失色。 作者:哈谢克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作者:培根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作者:乌申斯基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作者:班固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作者:《格言联璧》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作者:《格言联璧》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作者:柳宗元
◦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 作者:毛姆
◦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作者:马克思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作者:《札记》
◦骄则无礼。 作者:《国语》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作者:《晋书》
◦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作者:洛克
◦好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 作者:(汉)陆贾
◦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 作者:王粲集
◦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作者:(战国)荀况
◦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久毋高,宁绌毋巧。 作者:书摘
◦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 作者:(晋)陈寿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作者:《格言联璧》
◦一种虽然拙劣的辩词或平凡的观察,如果这样提出来,前面加几句尊重别人的意见的话,他便可以得到更多的荣誉和重视。 作者:佚名
◦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良好的教养。 作者:约翰·洛克
◦责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作者:书摘
◦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作者:芥川龙之介
◦品行是一种很复杂的成果,不仅是意识的成果,而且也是知识、力量、习惯、技能、适应、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社会经验的成果。 作者:马卡连柯
◦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惟一不衰老的东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 作者:巴尔扎克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作者:《吕氏春秋》
◦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 作者:波伊斯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作者:(宋)朱熹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作者:陶铸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作者:(明)胡居仁
◦总会发生些情愿与不情愿、知道与不知道、清醒与迷误的那种痛苦与幸福的事儿。但如果心里存在虔诚情感,那么在痛苦中也会得到安宁。否则,便只能在愤怒争吵、妒嫉仇恨、唠唠叨叨中讨活了。 作者:泰戈尔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后,缓步的骆驼却不断前进。 作者:萨迪
◦有些人想到人类“最高贵”的品质,其中包括协作、利他主义、爱国主义、领士战斗中的英勇等到,都是战争的遗传成果。 作者:爱德华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作者:《格言联璧》
◦任何人,不论多么博学,只要他的冰问和他的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就都称不上是有教养的人。 作者:波伊斯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作者:马南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作者:柏拉图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作者:(春秋)孔丘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作者:(战国)荀况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作者:爱默生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抑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难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作者:培根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作者:(春秋)孔丘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作者:(明)冯梦龙
◦以德服人。 作者:拉丁谚语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