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明格 所谓晦明格,是指将所要镶嵌的字,在上联暗示,下联明嵌;或者上联明嵌,下联暗示的一种镶嵌格式。如刘振威先生所作一联:
携酒与鱼游赤壁; 随蜂伴蝶赏东篱。
上联明嵌一“酒”字,下联借“蜂”、“蝶”、“东篱”隐示一“花”字,一明一晦,令人回味。
要记住以上这些是不是很难?
我告诉大家个小窍门,你很快就可以记住这些!
一顶二颔三肩四腰五膝六胫七足 魁斗捺、蝉联撇、云泥藏头匿尾。
碎锦 乱七八糟晦明一明一暗
你记住以上这些就记住了对联的格。
不信你就对照一下。
一顶二颔三肩四腰五膝六胫七足
●鹤顶格
鹤顶格又称“冠头格”、“凤顶格”、“丹顶格”、“顶头格”、“藏头格”等,是把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分别镶嵌于上下联语开头的格式。运用鹤顶格能使所镶嵌的文字突出显眼,故此较后面诸格更为人们所常用。如:
明月有情常照我; 清风无事乱翻书。
这是清初时有人写的一副楹联,当时反清复明的斗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作者有意在这副联语之首镶嵌“明”、“清”两字,一褒一贬,显而易见。
●燕颔格
燕颔格是把所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分别镶嵌在上下联语第二字的位置。如:
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扫银扫国币; 小轩一角,日煮夜烹,烹鱼烹肉烹民膏。
刘竹轩任反动县长时,因其生活荒淫,作恶多端,日积民愤,某文人将其名“竹轩”分别镶嵌于上下联第二字的位置,用语直切地痛加揭露贬斥之。
●鸢肩格
鸢肩格将所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于上下联语的第三字。如:
调将翠黛眉偷画; 吟到荷花口有香。 这是某位文人为一名叫“翠荷”的女子所题楹联,作者将其名字巧嵌于上下联的第三字,语显新奇。
●蜂腰格
蜂腰格是将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于上下联语中间的一种镶嵌格式,其具体字数随联语字数不同而不同。如: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
莫学芙蓉空有面; 应笑芬芳发自心。
这是1940年郭沫若写给侄媳魏蓉芳的楹联。联语巧嵌“蓉芳”二字,并富有哲理。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