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对联格的记忆方法

对联大全,艺考

对联大全

2011-10-28 15:11:03 文/林雨宁

关注

竖嵌

所谓竖嵌,就是将所要镶嵌的名称分拆开后,分别镶嵌于上下联中。竖嵌的样式颇多,简单地分有首嵌、腹嵌和尾嵌三种。有的地方考虑楹联与律诗和诗钟的某种联系,根据所镶嵌的字在上下联中的位置情况,细分为13个格,并借助动物形体部位,将有的格予以十分形象生动的命名。运用这些格式,将竖嵌联制作的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方为上乘佳作。

●鹤顶格

鹤顶格又称“冠头格”、“凤顶格”、“丹顶格”、“顶头格”、“藏头格”等,是把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分别镶嵌于上下联语开头的格式。运用鹤顶格能使所镶嵌的文字突出显眼,故此较后面诸格更为人们所常用。如:

明月有情常照我; 清风无事乱翻书。

这是清初时有人写的一副楹联,当时反清复明的斗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作者有意在这副联语之首镶嵌“明”、“清”两字,一褒一贬,显而易见。

●燕颔格

燕颔格是把所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分别镶嵌在上下联语第二字的位置。如:

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扫银扫国币; 小轩一角,日煮夜烹,烹鱼烹肉烹民膏。

刘竹轩任反动县长时,因其生活荒淫,作恶多端,日积民愤,某文人将其名“竹轩”分别镶嵌于上下联第二字的位置,用语直切地痛加揭露贬斥之。

●鸢肩格

鸢肩格将所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于上下联语的第三字。如:

调将翠黛眉偷画; 吟到荷花口有香。 这是某位文人为一名叫“翠荷”的女子所题楹联,作者将其名字巧嵌于上下联的第三字,语显新奇。

●蜂腰格

蜂腰格是将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于上下联语中间的一种镶嵌格式,其具体字数随联语字数不同而不同。如:

莫学芙蓉空有面; 应笑芬芳发自心。

这是1940年郭沫若写给侄媳魏蓉芳的楹联。联语巧嵌“蓉芳”二字,并富有哲理。

●鹤膝格

鹤膝格又称作鹤尾格,是指把所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镶嵌在上下联语第五字的一种格式。如:

鸭摸螺蛳张(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瘪口; 狗咬皮条扬偏头。

这副楹联表面上是描写鸭吃田螺和狗咬皮条的形态,实为张、杨二人互相戏谑而作的联语,上联嵌张,下联嵌杨(杨扬同音),互相打趣、斗智。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实用工具-对联大全-几种对联格的记忆方法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