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村支书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例文

调研报告,艺考

调研报告

2011-12-28 11:21:01 文/施天瑞

关注

村支书既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村支书队伍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强和改进?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以澧县中武乡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具体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中武乡村支书队伍的现况

第一,年龄结构。中武乡有村支书13名,其中40岁以下的2人,占15.4%;40至50岁的3人,占23.1%;50至60岁的8人,占61.5%。这表明中武乡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年龄结构欠合理。

第二,性别结构。13名村支书中,全部是男性。

第三,学历结构。在这13名村支书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有8人,占61.5%,高中文化的5人,仅占38.5%。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学历以初中为主,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第四,基层工作经验。从担任**的年限看,5年以下(不含5年)的0人,5-10年的4人,10-15年的1人,15-20年的2人,20年以上的6人。具有5年以上村支书工作经历的占**,普遍任职经历丰富

二、村支书队伍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当前的这支村支书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无法否认这支队伍同农村工作的新目标、新形势、新求还无法完全适应,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村支书队伍普遍出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偏低,工作年限过长,工作激情缺失的问题。目前,我乡一些村支书在其工作岗位上已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且当初上任时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水平,加上多年来又不能及时加强自身学习、补充知识营养,导致自身工作被动、滞后,无法适应如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第二,部分村支书缺乏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无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部分村支书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差距,他们仍然习惯于 “催一催、动一动”的工作方式,认为自己是“民头干尾”,上级怎么说,下级怎么干,以“老眼光”、“小步伐”看待新事物、新形势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并存,工作方式缺乏创造性,还不能结合实际、不能联系党员的思想开展教育,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部分村党支部书记体现出驾驭市场的能力不强,掌握运用经济措施的能力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同步,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示范作用发挥不突出,既缺少带领大家致富的办法,又不能使自己成为致富能手,党的先进性无从体现,自身缺少说服力,示范作用发挥不出来,群众不信服。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工作报告库-调研报告-有关村支书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例文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