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校校本研修的几个建议:校本研修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目前,我们的校本研修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怎样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开展“内涵式”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宣传倡导逐步向理解认可过渡
开展宣传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校本研修相关知识宣传。如什么是校本研修,为什么要开展校本研修,开展校本研修的方法及途径等等。可采取召开专题辅导会、印发资料、互动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校本研修工作再认识。二是教育发展形势宣传。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都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开展研修工作,提高专业素养。三是教师岗位竞争形势宣传。随着学生人数的锐减,特别是撤点并校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岗位与现有教师人数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内涵式”的教师岗位竞聘工作近在眼前,只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才是教师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四是利用营造文化氛围宣传。在学校文化氛围建设中,要突出“研修”成分,特别是在年级组办公室,教研组办公室等教师办公处室,要营造“学术研修”氛围,耳濡目染,达到宣传效果。当然,宣传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让教师反复听,反复看,反复想,形成宣传—倡导—理解—认可的心理认知流程,逐步更新教师理念,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从感性学习逐步向理性反思研讨过渡
不管做什么工作,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了降低校本研修工作的难度,一是以感性学习为主,学习形式主要包括理论文章阅读、专题辅导、教学观摩、教育信息技术培养等等、难度较小、教师容易接受,便于工作开展。二是以理性反思研讨为主,要结合学校实际及教师个人工作实际,在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各类反思研讨活动,主要包括个人学习体会交流、教学反思、教学问题研讨、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等,两种方式交替运用,综合运用,不断强化,促进教师研修习惯养成。
三、从阶段重点安排向长期系统安排过渡
现在部分教师对校本研修工作有两种不正确认识:一是认为只是一种形式,只要有一些文字痕迹应付上级检查就行了。二是认为只是一阵风,过一阵就不搞了,基于此,在工作安排过程中,特别是活动初期,要以阶段性安排为主,安排必须具体,一是能量化的必须量化,如理论学习、反思交流、教研组活动等必须有具体次数,二是能表格化的必须表格化,对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教师操作,也能把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三是突出阶段重点,由于校本研修涉及的面很广泛,教师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如果放任自流,由教师随意开展,就会影响工作质量,所以,要结合学校实际及教师实际,明晰阶段性研修重点,这样,既是对研修工作的一种管理,也是对研究工作的一种培训;四是明晰任务时限,明确阶段性研修任务以后,还要明确完成任务时限,并附有监测办法,确保研修任务落到实处。随着研修工作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教师研修习惯基本养成以后,学校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管理,可做长期系统的工作安排,把研修的时间留给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