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释重负的故事

成语,艺考

成语

2011-9-23 11:45:17 文/孟若熙

关注

出处:《毅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释义: 比喻人在解除某种负担后轻松愉快。

故事:

公元542年,鲁襄公病死,公子调继位,史称鲁昭公。当时, 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个卿手里,其中以 季孙宿的权力最大,昭公不过是个傀儡。昭公这个国君也不争气,只 知游乐,不理国政。生母去世后,他在丧葬期间面无愁容,谈笑自若, 还外出打猎取乐。这样,就使他更在国内失去民心。 大夫子;家羁见昭公越来越不像样,非常担心,几次当面向昭公 进谏,希望他巩固王室的力量,免得被外人夺了政权。但是,昭公不 听他的劝告,照样我行我素。 日子久了,昭公终于觉察到,季孙宿等三卿在不断壮大势力,对 自己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他在大臣中暗暗物色反对三卿 的大臣,寻找机会打击三卿。 不久,季孙宿死去,他的孙子意如继续执政。大夫公若、邱孙、藏 孙与季孙意如有矛盾,打算除掉季孙氏,便约昭公的长子公为密谈 这件事。公为当然赞成。 公为回宫和两个弟弟商量后,认为父亲昭公肯定怨恨季孙氏专 权,因此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实用工具-成语-如释重负的故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