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右岸地下电站进水口引水隧洞底拱翻模施工技术的探讨(1)

毕业论文,艺考

毕业论文

2014-4-01 23:13:56 文/俞梓轩

关注

摘要:消除底拱混凝土表面气泡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在三峡右岸地下电站引水隧洞混凝土浇筑中,采用了翻模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隧洞底拱 混凝土 翻模 施工技术探讨

 

1.概述

1.  1工程概况

三峡右岸地下电站进水口预建段工程包括进水口和引水隧洞。引水隧洞预建段为六条长94.58m,衬砌后的直径e13.5m的圆形隧洞。隧洞衬砌厚度分别为1.0、1.5、2.0m。由于洞径大,采用底拱和边顶拱两次衬砌的方法施工,先行衬砌底部100—范围的底拱部分,然后衬砌边顶260—范围内的边顶拱部分。

1.2采用翻模的原因

1.2.1砼表面气泡

    砼表面气泡是国内外工程施工中广泛存在的砼缺陷,在三峡工程中如何消除砼表面气泡,特别是隧洞衬砌的表面气泡,是工程难题之一。如采用常规模板衬砌,气体不易排出,势必造成砼表面缺陷,专家组多次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综合比较,最终决定采用翻模施工。

1.2.2翻模的主要优点

    翻模施工与钢模台车施工分析比较见表1。翻模施工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采用翻模可消除砼表面气泡,缩短工期,还具有拆装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故采用翻模是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施工方法和工艺

2.1翻模材料

    右岸地下电站引水隧洞底拱砼衬砌施工模板采用定型翻模,钢面板厚度为3mm,单块尺寸120cm(弧长)*100cm(宽度),翻模工艺图见附图一。

3. 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方案分析比较表

                                                     表1

 23模板安装及固定

    待上述常规工序完成,底板钢筋绑扎结束并且验收合格后,根据定型翻模安装位置测量放出过流面结构线,挂线将一端带有尼龙锥套(靠过流面侧)的螺栓焊接固定在支撑钢筋网上,然后微调尼龙锥套旋,使之顶面高程与过流面高程齐平。支撑定型翻模的尼龙锥套沿水流方向布置9排,垂直水流方向每侧布置4排,支撑钢筋选φ25,直接撑在岩面上。尼龙锥套固定、调整结束后,将模板放在调节好的尼龙锥套上,校正模板位置并用拉筋固定模板。拉筋位置的尼龙锥套不考虑作为支撑使用,拉筋宜在模板就位后再进行安装,为保证拉筋上紧,预装时尼龙锥套宜离模板1~2cm,紧螺栓完成后,如有空隙则进行堵塞,以利拆模后拆除尼龙锥套。为增加拼装定型模板的整体刚度,后面用槽钢制作的背担固定模板,背担由三段组成。

24刮轨安装

    底拱衬砌中间无定型翻模部位采用刮轨收面控制体形。刮轨采用角钢或圆钢弯制而成(如加工条件允许应优先选用角钢),用φ25的插筋支承加固在基岩面上。

刮轨用角钢或φ20圆钢弯曲。刮轨垂直水流方向布置,刮轨顶面高程与过流面高程齐平,然后用钢筋支撑焊接固定在底座板插筋上。

25吊脚平台搭设

    吊脚平台搭设时,至少利用底板预埋的2根灌浆管做吊脚平台站管支撑点,灌浆管预埋时均与结构钢筋焊接牢固。吊脚平台搭设时用钢筋插入底板布置的灌浆管中,并在钢筋上面插入1.5寸钢管作为支撑吊脚平台的站管;然后再在两边墙上搭设八字形钢管,通过连接钢管八字形钢管与站管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钢管中的横向顺水流方向钢管间距应小于1.5m。吊脚平台的上层满铺竹跳板作为砼入仓导管布置的平台,下层为抹面平台,竹跳板根据需要进行铺设。详见附图二。

26砼浇筑

    底拱砼浇筑是从一端至另外一端进行通仓分层下料,浇至模板下口处时进行充分振捣,再从左右两边墙均匀下料进行边墙砼浇筑,逐层铺料直至分缝高程,且控制砼来料强度不低于15m3/h,上升速度控制在0.8m/h,这样可以使定型翻模的底部与顶部砼凝固时间一致。砼浇筑过程中为防止大量砼从底座部中间空的部位冒出,用三分板紧贴最下面一块定型翻模进行封堵;待砼浇筑结束后及时取出三分板。砼浇筑至分缝高程时,用刮尺紧贴刮轨对底部中间无定型翻模部位的砼找平,局部不平处用抹子擀浆找平,然后取出刮轨,最后用抹铲进行压光,以满足平整度要求(顺水流方向不大于1mm/m,横向检测不大于5mm/m)。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毕业论文-三峡右岸地下电站进水口引水隧洞底拱翻模施工技术的探讨(1)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