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各种氛围,使学生党建工作变得生动鲜活。加强立体建设,多角度、多方位地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保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思考
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的群体,他们对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都有着自己的思考。
学生党员在这个群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一言一行受到周围学生的关注,影响到他们的舍友和班级。学生党员多,党员干部先进性发挥得好的班级,往往在学习成绩、班风班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比其他班表现好。因此,高职院校党组织向来都很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化,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冲击,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压力。过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模式和方法逐渐地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
1、工作容易出现断层。以前大学低年级不发展党员,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一两年就毕业了,学生党支部的成员和党员随着大学毕业而中断了学生党建的具体工作,这时就要重组建新的学生党支部。
而新的学生党支部成员对这一块工作又不太熟悉,当他们在上级党组织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逐渐摸清学生党建工作的规律时,又面临着毕业。这样周而复始,造成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断层:
一是工作队伍的断层,二是工作水平的断层,造成了学生党建工作的低效率。
2、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高职院校学生支部工作在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的时候,表现得较为活跃,因为同学们对发展党员很关注的。大家认为学生党员应该在各方面都是大家期待的榜样,很想知道发展什么样的人,又是怎样发展的。而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就显得比较刻板,甚至停留在表面上,完全失去了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探索钻研的可贵品质。这样一种组织工作氛围,缺乏生机与活力,自然也就缺乏求真务实,缺乏创造性和先进性。
3、党支部覆盖班级多,学生党员较少。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党员确实想通过入党在思想上锤炼自己,在行动上塑造自己,他们入党前后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但党支部覆盖的班级多,党员人数较少,很难组织各类活动让党员体验到组织的凝聚力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党员在行动上不能很好地与支部统一。有些学生党员入党前的积极表现,入党后就不见踪影。即使党支部的想法和思路很好,支部内部成员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也很好,但常因一些党员有这方面那方面的原因而让支部的思路难以得到贯彻到底。
二、原因分析
逐渐凸现出来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缺陷,不利于党支部的先进性建设,也不利于党员先进性的发挥,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1、党支部的相对稳定与党员的相对流动形成了矛盾。党支部是相对而言稳定的,而党员却每年都有流进流出,支委会的选举成立往往得随着这种流动而进行的,这种同向流动,无疑与党支部的相对稳定形成了矛盾。
2、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载体较少,覆盖面小。在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主要是通过开会讨论、参观学习、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等形式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接受知识和参加活动的载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局限于开会、讨论、学习和局限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建工作,已经很难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体现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了。
3、重党员的发展而轻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发展新党员上,而积极分子发展为党员后,党支部对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参加各类活动、专业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相对关注得较少。学生党员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党性理论基础的修养,甚至有的连党员的义务和权利都搞不清楚,加之对党性修养锤炼的机会少,因此,要让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组织工作保持一致就显得有些困难。
三、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1、积极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个代表思想是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最新理论总结,它表明了我们党的价值目标追求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大学生党员是新知识力量的代表,只有大脑里牢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可能为人民工作而勤奋学习,才可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学生党支部更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的组织,与群众联系点最密切,工作是否做实、做细、做具体,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党员辨清是非和真伪,坚持主流的思想,坚定正确的信念;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结合起来。
2、融入各种氛围,使学生党建工作变得生动而鲜活。一是时事形势氛围。一个对国内外的时事要闻不关心或了解少的大学生党员很难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体现他的先进性。同样,一个脱离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来对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的党支部,也很难带领党员保持先进性,只有站在时代感的前沿的个人或集体才能通过学习,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推动时代感的发展。党支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应该融入国家的大政方针,融入时事形势。二是校园文化氛围。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培养学生的才干、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砺学生的心志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党员应该是在积极参与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中丰富自己的、引领他人。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还应该融入多彩的校园生活,融入缤纷的校园文化。三是社会实践氛围。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新论,实践是先进的思想与具体行动密切结合的生动体现。没有实践,也不会有经验教训总结上升为新的理论,离开实践谈党员的先进性,就等于离开土壤谈种苗的茁壮成长。这样的党员先进性是静态的、一时的、空虚的,不符合运动变化着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要求。大学生党员是一个与社会接触较少而又急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的群体。因此,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更应该放入与人民群众接触的第一线去。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