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 从杉本博司作品中,找寻生命中最初的记忆!

设计赞,艺考

设计赞

2021-9-08 12:22:36 文/罗妍婷 图/戴伟

关注

后台回复「设计说」

日站君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

365天,365句经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日本设计小站

Fox, Michigan

所谓“高山仰止”,是见到杉本博司的作品时,人人都会发出的感慨。在一众摄影家中,杉本的作品可谓匠心独运。

时间,是杉本的永恒主题,这种四维的概念似乎难以捉摸,但是杉本用他的作品打破了哲学与艺术的界限,让时间成为流动在镜头下的诗意。

2001年,杉本获得了有着摄影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哈苏国际摄影奖,2009年获得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他被称为“最后的现代主义者”,在当代摄影界德高望重。

日本设计小站

“开悟”

“1970年我来到加利福尼亚,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佛教徒或了解禅学,问我是否开悟。我的回答是‘是的,我开悟了’。”

日本设计小站

Staircase at Villa Farnese II

或许天才的诞生都是无数巧合的叠加,杉本博司于1948年出生在东京,虽然在高中起就接触到摄影,但起初他基于继承家业的考虑,并没有将摄影作为毕生的追求。

1970年,日本学生运动兴起,他在母亲的同意下赴美留学。

日本设计小站

Past Presence 068,Fountain

日本设计小站

Past Presence 071

L'homme qui marche II

日本设计小站

Past Presence 026

Head of a Woman

日本设计小站

Past Presence 060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日本设计小站

Past Presence 057

The Empire of Light II

西方文化背景的冲击让杉本对东方古典的艺术和哲学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何以明心,何以去习气,何以无所住,这些东方哲学思想一次次的拷问着杉本。

在到了美国之后,他格外意识到自身的东方身份,更加崇尚东方的美学和禅宗的思想。这些人生早期的思想转变对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日本设计小站

Lightning Fields 220

日本设计小站

Lightning Fields 128

日本设计小站

Lightning Fields 131

日本设计小站

Lightning Fields 114

日本设计小站

Lightning Fields 232

日本设计小站

Lightning Fields 146

“真实”

摄影是对现实的复刻,但经过二次摄影的作品,就会回归真实。

日本设计小站

Gemsbok

1974年,杉本在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学习摄影,并获得艺术学学士学位。同年,他开始了首个系列摄影——《透视画馆》。《北极熊》和《公元前》是这一系列的代表作品。

日本设计小站

Earliest Human Relatives

日本设计小站

Polar Bear

日本设计小站

Galapagos

日本设计小站

Wapiti

这些仿佛在史前拍摄的相片来自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史前生活场景模型,虽然模型栩栩如生,但仅用肉眼观察时,不管多么逼真也都只是模型而已。

然而杉本发现,当闭上一只眼睛,空间和透视都会被弱化,此时,这些模型就变得格外真实,这种视觉效果和相机中的世界如出一辙,于是他开始用相机将这些场景记录下来。

日本设计小站

Cro-Magnon

日本设计小站

Hyena-Jackal-Vulture

日本设计小站

Alaskan-Wolves

日本设计小站

Birds of the Alps

许多人相信摄影是对真实的定格,而杉本的《透视画馆》系列就是在打破这种认知。

何为真实,这是他在作品中探讨的哲学问题,亦或者说,当我们谈论真实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些什么。或许杉本的作品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透视画馆》系列的存在在时刻警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真实所迷惑。

在《透视画馆》之后,杉本基于16世纪的肖像画,以同样的思路为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蜡像拍摄了四分之三视图的《肖像》。

日本设计小站

Catherine of Aragon

日本设计小站

Fidel Castro

日本设计小站

Napoleon Bonaparte

日本设计小站

Salvador Dali

日本设计小站

Henry VIII

“时间”

“我的艺术主题是时间,摄影就像一架时间机器,我也试图以此来回答一个问题——时间对人类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日本设计小站

Cinema Odeon

博物馆,或是剧院,这些带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场所总能激起杉本创作的灵感。

1978年,杉本带着折叠式的4x5相机和三脚架走访了无数家影院,从电影开场到曲终人散,他采用大光圈、长曝光的方式记录了整场电影,最终得到了他的代表系列之一——《剧场》。

日本设计小站

Carpenter Center

日本设计小站

Scottsdale Drive-In

日本设计小站

U. A. Rivoli

日本设计小站

Metropolitan Palace

在这一系列的相片中,长时间曝光的屏幕是一块明亮的矩形,由屏幕渗透出的光线照亮了周边的建筑,影影绰绰的场景看起来像是通往另一维度的时间之门。

日本设计小站

Plaza

日本设计小站

Palais de Tokyo

日本设计小站

Wolf Building Rooftop

与此相似的创作还有《阴翳礼赞》,这个作品用同样的摄影手法记录了一根蜡烛的一生。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相机似乎什么也没有记录,又好像记录了一切。

佛教虽有言“无形者,不可思,不可议”,但杉本的作品总能让人陷入时间的漩涡,令这种不可思不可议的概念成为一种能被体验的存在。

日本设计小站

Proctor’s Theater

日本设计小站

Franklin Park Theater

日本设计小站

Paramount Theater

日本设计小站

Michigan Theater

“海景”

“每当我站在悬崖上眺望大海时,我都会想象到无限的远方。大海让我想起,在我的血液中,仍然残留着人类数十万年进化的痕迹。”

日本设计小站

Sea of Japan, Hokkaido

1980年,杉本开始创作他最受欢迎的摄影作品系列——《海景》。

该系列由220张海洋的黑白照片组成,杉本为此旅居世界各地,在英吉利海峡、北冰洋、塔斯曼海、挪威海、黑海等地均留下了足迹。

“人类生存的痕迹改变了许多景观,但海洋是唯一不变的、可以与古人共享的景观。”

杉本在谈起这组照片时说到,“海景存在于人类诞生之前,也将存在于人类消亡之后,当我们的文明结束时,海景依旧存在。”

日本设计小站

Bay of Sagami

日本设计小站

Sea of Japan

Arctic Ocean

日本设计小站

Lake Superior,Eagle River

在拍摄海景时,杉本将画面洗练至最简,他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无尽的时间,还有对于“存在”与“虚无”的思考。

在1997年举办展览时杉本曾引用禅宗的语录来诠释《海景》:“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日本设计小站

Lake Superior,Cascade River

日本设计小站

Bay of Sagami,Atami

日本设计小站

Tasman Sea,Table Cape

日本设计小站

Lake Superior,Jacobs Creek Falls

“建筑”

“对我来说,摄影就像时间的化石。”

日本设计小站

Sea of Buddha (008)

杉本的创作生涯更像是一次渐修的旅途。1995年——在经过漫长的七年等待后,杉本终于获得了在三十三间堂拍摄的许可。

他拆除了所有中世纪晚期和早期现代的装饰品,在天还没亮时就按下快门,等待光线照亮层层叠叠的佛像。

他放任时间与光线泛滥在相片中,因为只有透过此二者的存在,才能将他脑海中澎湃后归寂的思绪充分表达。

日本设计小站

Church of the Light

日本设计小站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日本设计小站

Chrysler Building

日本设计小站

Leaning Tower of Pisa

1997年,他又收到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委托,拍摄了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的照片。通过将焦点对准至无限远,他得到了一系列模糊的“废片”,这些仿佛融化了建筑的照片组成了杉本著名的《建筑》系列。

在《直到长出青苔》的开篇《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中,杉本写到:“当非生命的建筑体在包容数千人生命的同时却又让生命在瞬间消失,如此无法想象的现实历历发生在眼前时,我想到的不再是命运,而是与文明的死亡交汇。”

他所记录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超脱于物理存在的建筑的“魂魄”。

日本设计小站

Marina City, Chicago

日本设计小站

Eiffel Tower

日本设计小站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色彩”

“对我而言,我以为真正的美丽,是可以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

日本设计小站

Opticks 092

如今,杉本博司已是73岁的高龄,但他对摄影的追求仍未停止。2021年,杉本在玛丽安·古德曼画廊展出了他的首个彩色系列摄影。

《色彩理论》记录了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的光线,让人想起马克·罗斯科和巴尼特·纽曼的画作,凭借这种近似绘画的质感,使观者沉浸于抽象的色彩中。

杉本想要让颜色充满视野,进而触摸到空间的边界。

日本设计小站

Exhibition view

日本设计小站

Exhibition view

日本设计小站

Exhibition view

日本设计小站

参考文献

https://www.网址未加载/

https://en.网址未加载/wiki/Hiroshi_Sugimoto

-END-

日站君私人微信

rizhanjun2060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设计-设计资源号-设计号-设计赞-设计 | 从杉本博司作品中,找寻生命中最初的记忆!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