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学院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原武汉纺织工学院)坐落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2006亩,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连续十一年居全国服装院校综合积分第一名,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时装名校”荣誉称号。
学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武汉纺织学院、湖北轻工业学校。后在艰难奋进中几经调整,经历了1978年兴建的武汉纺织工学院(隶属于国家纺织工业部,1998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后划转为中央与湖北省建);1999年

校
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成立于1958年)并入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3月18日,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同意武汉科技学院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10]49号),批准武汉科技学院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注:2006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经湖北省政府行文(鄂政函[2005]185号)由省教育厅委托武汉科技学院代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行模式。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起源于1951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干部学校中南分校,1958年正式命名为湖北省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后经几次分合、几次易名,1994年更名为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武
学校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拥有南湖校区、阳光校区、东湖校区三个校区。其中南湖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鲁巷纺织路一号,阳光校区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开发区阳光大道一号,东湖校区位于风景秀美的东湖之滨。拥有广阔的办学空间,校园环境优美清净。
武汉纺织大学位于武昌南湖之滨,中国(武汉)光谷腹地,周边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交通方便,有538路、590路、572路、583路、586路、810路、811路、733路、901路、903路、907路等10多路公汽直达武汉三镇各中心地带,有2路公汽直通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有多辆公交途径傅家坡长途汽车站,宏基车站。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武汉纺织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有着一片广阔的求知天地。校园占地面积2400亩(含东湖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建筑面积19.7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多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学校拥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管理手段先进的现代

校
化图书馆,全校图书文献总量210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0万册;长期订购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购买自建中外文各类数据库28个,拥有涵盖各学科丰富的电子资源,实现了印刷型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阅览、视频点播、多媒体播放、信息检索、文献传递、用户培训等网络化服务。
目前,武汉纺织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20个院系部,51个本科专业,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湖北省品牌专业,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辖南湖校区(老校区)、阳光校区(主校区)、东湖校区(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三大校区,占地面积2400多亩,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2879人的现代化大学。其中本科生12218人,研究生661人。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
学校纺织、服装、艺术设计学科优势特色明显。服装学院是全国高校最早建立的服装院系之一,连续十年居全国服装院校“新人奖”“育人奖”综合积分第一名,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时装名校”荣誉称号。艺术设计专业为首批省级品牌专业,并获批首批国家特色专业。
全校现有教职工1635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 2人,湖北

学
省跨世纪及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16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9人,“阳光学者”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1 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7人。专任教师总数8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 100余人、副高职称近300人;博士生导师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纺织材料专家、纺织教育家姚

大
穆受聘为我校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维克多·耶夫根耶维齐·库茨米切夫博士、东华大学博导于伟东被聘为我校“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学校秉承“崇真尚美”的校训,坚持“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武汉纺织大学正在不断改革创新,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