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是重庆市教委鼓励开办专业,是涉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面向生态环境保护等行业的装备设计、制造、施工、运营、维保、智能化升级的技术人员等岗位职业群的紧缺专业,是我校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群的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
掌握智能环保装备技术专业的必备基本理论和技能,面向生态环境保护行业的装备设计、制造、施工、运营、维保、智能化升级的技术人员等岗位职业群,能够从事环境监测、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环保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智能化升级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员。
技能证书
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化学检验员证、水生产处理工等级证书、工业废水处理工等级证书、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等级证书、1+X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地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维修电工证书等。
升学就业
就业方向
在环保装备制造公司、环境工程公司、环保设施营运企业环境监测公司等单位从事环保装备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智能化升级、环保设备销售、环境工程监理等工作,也可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保科研所、环境咨询服务公司、工况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环保相关工作。
就业前景
在“十四五”的新形势下,环保产业正处在工程时代向运营时代变革的过程中,其中,环保服务业中的环保设备安装、调试、运维、维修和环保设备智能化升级等岗位的人才需求势必会随着智能环保装备市场的扩张而增加,就此为智能环保装备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教学
条件
教学团队
学院构建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生态环境修复与绿色低碳技术等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26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75%。
实训条件
学院实训中心由环境工程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室、环境微生物实训室等10余个专业实训室组成,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3000余件,是集课程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大赛和技能鉴定、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同时,学院与20余家环保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大足区政府携手共建生态环境保护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大足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落户我校,为我院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群的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实训条件支持。
对外合作
学院秉持“手脑并用、创新世界”的校训,加强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走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之路,推行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已与大足区生态环境局、大足区水利局、大足区人民检察院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中国葛洲坝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兵工重庆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庆九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签订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协议,在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培训、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不断创新机制,促进政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奖助学金
在读期间,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重庆市市级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及学院奖学金等。同时,本专业为贫困学子提供了大量勤工助学岗位,拓宽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渠道。
学生活动
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特色鲜明,成果显著,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参观见习、举办生态文化周、文明校园征文、平川化工杯技能比赛、各类体育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院充满了活力生机。
END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