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DAY
左陶
Zuo Tao
左陶,2021年毕业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曾服役于8690部队,参与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晤等重大安保备勤任务。2017年退伍的他心怀感恩党情,不断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进入大学后积极参与院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荣获奖项三十余项,前后被评为“第二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双创青年”、“优秀共青团员”、“校园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2020年12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一份子,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在毕业顶岗实习阶段积极参与公益组织,选择山区扶贫支教项目,他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奋斗在支教一线,为中国的乡村事业默默付出自己的青春。
坚持梦想,不忘初心
“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在学习强国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出生于农村家庭的左陶心中萌发了一个新的梦想,要为山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小时候,父母带着他从农村来到城市,定居城市,但他依然不忘初心,他是一个农村人,从小家境贫困的他深知教育对于改变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他想把自己在城市学到的知识带给山村的孩子们,更想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需要他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知党恩,一心跟党走,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做更多的贡献。支教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他要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中去,带着这样的期盼以及国家对西部教育的支持,2020年12月,在读大三的他报名公益组织选择用支教来作为自己的顶岗实习。
NICE DAY
勇于担当,不负山河
他工作于沿河乡文丰村小学,这所位于重庆陕西湖北交界的山村小学距离重庆主城450多公里,拿快递要到20多公里的乡上去取,在文丰村里一眼望去,除了山就还只剩山,附近村民也特别少,大多为年迈的老人,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了,文丰村小学就在这偏僻的山村,整个学校长宽各为25米,是400米标准跑道的八分之一,学校里的学生也几乎全是留守儿童,孩子们正是需要爱和陪伴的年龄,父母却都不再身边,左陶的到来,给文丰村带来了年轻的活力,给山村的学生,带来了希望和光明,更是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般的陪伴,他始终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他一定能教好这里的学生,能够真正的带他们思想脱贫。
每天下午三点放学以后,整个学校就剩左陶老师,算好厨房的出入帐,监管学校及厨房的卫生安全,剩下的时间便是独自准备第二天的教学。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美术、音乐和体育,都由他一人去授课,担任学校负责人的同时也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兼全科老师,为了每一天都让孩子们接收到新的教学方式激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左陶时常备课到凌晨而忘记吃晚饭,在他的努力下孩子们学得很开心,并且成绩较之前提升特别大。他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孩子们更是把左陶当作大哥哥一样沟通交流,深受孩子们喜欢。
NICE DAY
献身使命,不悔青春
中国的教育是不放下每一个学生。就是在这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即使这里的条件十分艰苦,哪怕这里会有很多的孤独,但他会牢记自己的使命,继续前行走在支教的道路上,因为真实,所以美好,左陶用行动给山村的孩子带来希望带来光明,他会继续履行一名中共党员的义务,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存在,在这里:有一束光,微微茫茫,探亮着中华大地的艰难之地;有一束光,闪闪烁烁,追寻着大山深处的贫苦生活;有一束光,斑斑点点,照护着孩子们那渴望的眼神;有一束光,温温和和,引导着助学与支教的崎岖路。
雪莱曾说“你若烦恼不断,请用希望来治疗;人类最大的幸福就是希望在抱。”,对未来,他怀揣憧憬与期待,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既然选择远方,他便只顾风雨兼程。
END
图文编辑:张雨
指导老师:张萧雨,郑晓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