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即日起,我校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邀请相关教学单位开展“学百年党史 传红色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接龙活动。今天,音乐教育系从学前教育二系接过了第三棒,他们用讲述故事的形式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党史,5月20日,请第四棒——美术教育系做好接棒准备哦~
党 员 故 事 —— 陈 伯 钧
大家好,这里是重庆幼儿师专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学百年党史,传红色精神”。我是来自音乐教育系2019级艺术教育二班的刘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近现代以来,中华儿女无不在探寻救国存亡的道路,然而,有人未等巨浪到来就先行退缩;有人被巨浪打的晕头转向,忘了初衷,最后化为时代的泡沫;但也有人时刻牢记自己的初衷,勇立于浪头之上,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挣得一线生机。陈伯钧就是这样一个“心中有天地,不为外物侵”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革命干才陈伯钧的故事。
陈伯钧出身于四川省达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哥哥“教育救国”理念的熏陶,十三岁的他便考入了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这所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的学校里,陈伯钧被萧楚女描绘的共产主义所吸引,同时也从鲁迅先生的文章及《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中看到了民不聊生。支离破碎的山河,哀鸿遍野的土地上,常年弥漫着的刺鼻的硝烟味,这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陈伯钧,让他更加坚定了“读书救国”的理念。
可是历史的进程从不是一帆风顺,总有一些人为了一己私欲妄图与历史发展背道而驰。时任校长的肖秉廉为了打压进步学生,无所不用其极。陈伯钧怎能坐以待毙?于是他积极组织学生运动,让学生揭发肖秉廉贪污公款,迫害学生的恶行。很快,他便成了肖秉廉的“眼中钉,肉中刺”。恼羞成怒的肖秉廉利用校长身份,将陈伯钧驱逐出校。
被驱逐出校的陈伯钧并未丧失革命斗志,而是继续观察革命动态,等待时机。后来,在朱德的指导下,陈伯钧毅然决然的加入了黄埔军校。他废寝忘食的学习军事知识,致力于用军事知识改变中国的面貌,打跑帝国主义侵略者。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席卷广袤大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又该怎么办?”陈伯钧很快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一心救中国,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于是,他怀着坚定信念于当年7月在咸宁前线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的他还不到17岁!
1927年秋,陈伯钧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战友打算参加南昌起义,却在路上不幸被捕,但凭借着一腔爱国热忱,他们逃了出来,后来,在党的指引下参加了秋收起义。领导秋收起义的毛泽东在听说了陈伯钧的传奇经历后十分高兴,连连称赞他“人小志气大”,并鼓励他勇敢地接受革命的考验。
在长征胜利大会师的前夕,与陈伯钧有着多年交情的毛泽东十分挂念他,又经常听闻总部首长讲他打胜仗、受伤的消息,于是便给陈伯钧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加盖了极少使用的图章,信中这样说到:“伯钧同志:闻你在六军,为红军庆得干才!你的身体好否?同志们都想念的。我们都好,相见之期不远,愿共努力!”最后还致以了“革命的敬礼”!
是什么力量使陈伯钧能受得起委屈,经得起磨难,屡建奇功呢?正是那心中的天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初心!同学们,让我们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书写新时代的青春!
今天的“学百年党史传红色精神”特别节目就到这里,接下来我将把接力棒传递给美术教育系,敬请期待哦,我们下期再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