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味
红萝卜,抿抿甜
看到看到要过年
过年又好耍
萝卜炖嘎嘎
看到看到要过年
这些年,我们的“年”,难忘的“年”
下面,有你熟悉的TA吗?
2021春节前夕,一家三口的合影
我七岁那年全家人一起吃团年饭,母亲特地打开了一瓶红酒!年少不懂事的我以为红酒就是饮料,于是一杯接一杯地与亲戚们干了起来,母亲觉得过年图个高兴,便也没有阻拦。吃完饭后,我迷迷糊糊地看到母亲在忙着收拾碗筷,亲人们或是聊天或是打牌,之后的事情就不记得了。等我再醒来时,才发现自己睡在床上,而母亲则一直守在我的身旁。妈妈。我想您了!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选择就地过年,为了让家人也能体会到浓浓的年味,我也开始苦练厨艺、筹备年货、打扫卫生......学着妈妈忙前忙后,现在的自己不仅可以做出香喷喷的饭菜,还能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当当,让家里干干净净、热热闹闹。现在每次和母亲视频,我总是骄傲地说:“老爸、老妈,明年一定要我这里来过年,我也给你们露一手,辛苦一辈子了要好好享享福了!”爸、妈,明年我们一起过年!
——陶晗老师
2010年春节 在重庆市开州区 我和家人在开州实验中学侧门合影
(这是我妈妈家人第一次来重庆一起过年)
买新衣、迎新年的习俗延续至今。妈妈最喜欢买大红色的衣服,选颜色总是觉得红色最喜庆。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妈妈过年总是穿着红色衣服,脸上总挂着温暖的笑容,温暖了我,也感染了我们一大家人!
小时候的糖葫芦觉得是最甜的,每次听到大爷的吆喝声,总是忍不住缠着妈妈买一串,一口吃一颗山楂,甜里透着点点酸,酸酸甜甜好满足啊!今年过年,我还想缠着妈妈买一串,感受小时候的那份甜蜜和满足!
——邓辉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0级
全家人一起聚餐
每年过年,久未见面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分享这一年的喜怒哀乐,希望用最丰盛的食物,唤醒对家的味觉记忆。家以灶为要,民以食为天,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吃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不可马虎。请来老师傅,带上小徒弟,师徒联袂展厨艺。老人们始终摆不完的龙门阵声音时高时低,年味就这样铺陈开来。一切如同《舌尖上的中国》所言:这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今年选择就地过年,在家多陪陪父母。父母年龄大了,爸爸行动不便坐轮椅,带着他们尝尝美食,天气好时出去走走。打理家里的花花草草,逛逛花市,开启亲朋“云祝福”。待春暖花开,你我重聚!
——谭蓓老师
2019年春节前夕,在云南,一家人吃完饺子过后拍的全家福
过年对于我来说,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学包饺子。看着爸妈包的一个个胖乎乎的饺子, 我觉得很简单又好玩,二话不说拿起一张皮儿就开始包。我用左手托着皮, 右手用筷子夹上满满的馅儿放在皮儿中央,把饺子皮的两端往中间一合,使劲捏,不料,馅儿像小虫子一样从饺子皮侧面钻了出去。后来,在妈妈的指导下,先把皮儿托在手心上,轻轻地夹起一小筷馅儿,把皮的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用虎口使劲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一种幸福满足感油然而生!
今年,我计划亲自给家人包一锅饺子,把我对父母的爱和感恩全都捏在这饺子里!
——陈虹瑞 管理学院 2020级
都说郡县治天下安。脱贫了,小康了,幸福了,过年了,要数年味浓,镇村的年味总能在中国大地独领风骚。
土地,是农村人的根。以往,农村人只能在土地上挥舞锄头,跳跃生活劳动之舞,不时仰起头,让阳光在挂满汗水的黑红脸庞留下一圈光晕。而现在,她们喜气洋洋地踩着熟悉的土地,摆动着久已习惯于劳作的双臂,跳跃幸福时代之舞,不经意间,那张张黑红的面庞在强烈的舞曲节奏下,闪出一抹久远的具有年代感的羞涩。
——江涛老师(扶贫第一书记)
2021前春节前夕,在重庆开州区,爷爷写春联的照片
每年过年,贴春联是我们家的大事。大年三十当天,长辈们亲自写春联,家中的小孩儿都会跟着长辈们在一撇一捺中感受汉字的精美绝妙。春联大都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读起来朗朗上口,喜庆吉祥。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写春联的行列,把浓浓的“年味”传承下去。
今年,我们家写的春联是:
上联:辞鼠修仓迎稻熟
下联:催牛耙地促年丰
横批:脱贫致富
希望一家人在新的一年 “牛”转乾坤!
——张小小 管理学院2020级
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爸爸给我理发的照片
2020年的春节,一家人窝在阳台,研究如何理发的暖暖时光让我记忆深刻。因疫情,理发这件生活小事成了“头”等大事。望着我如草般疯长的头发,爸妈主动操刀,成了我的“TONY老师”。在网上买完洗剪吹三件套后,如何剪第一刀,爸爸犯了难。一家人又是查阅视频、又是比划“丈量”,捣鼓了半天,电推剪终于发出了清脆的声响,一缕缕头发干净利落地掉落在地,“杀马特”青年摇变“精神小伙”……
今年春节,恰逢爸妈30周年结婚纪念日。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用所赚的人生第一桶金,为他们购置了满满当当的礼物,并且骄傲地告诉他们,爸、妈,我独立了!
——吴晨昊老师
爸爸、奶奶发红包
我特别喜欢过年,新年家人都会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我还有压岁钱可以领。最开心的就是走完亲戚后,能收到几百上千元,心想着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喽!但是,开心总是短暂的,回家后爸妈总会以各种理由收回我的压岁钱,开学后当作学费。小时候不理解,大了明白我收的压岁钱都是父母给出去的!
今年过年,我在校勤工俭学攒下钱,计划也给爸妈发一次“压岁钱”!
——许泽国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
2019年春节,重庆梁平,
爸爸在拍照,妈妈陪宝宝看烟花、看川剧。
19年春节期间,我们带女儿回到妈妈的老家梁平,小家伙第一次看到了放烟花,对这种绚烂多彩的美,又怕又爱。后面又带她看了川剧,小女儿看到变脸这种技艺简直惊呆了,从此爱上了看川剧,并且给川剧取了她喜欢的名字——变脸娃娃。对于小孩来说,这些就是过年的味道!
今年过年,我们准备全家玩音乐,孩子练琴、跳舞,奶奶唱歌,妈妈钢琴伴奏,我研究音乐创作和美育,过一个文艺春节。
——李可老师
2020年春节,一家四口在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合影
记忆最深刻的过年是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放烟花、放孔明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聚在一起,放各种各样的烟花,魔术弹、小蜜蜂、冲天炮、轰炸机、地老鼠、降落伞……看着绽放出各种绚丽的光,孩子们嘻嘻哈哈大笑着。将自己新年的愿望写在孔明灯上,放上天,希望梦想成真。
今年过年,我选择帮爸妈干家务活,在家读书学习。
——张林梦 管理学院2020级
2019年春节前夕,当上爸爸后一家三口在四川老家的合影
2019年春节,小汤圆到来的第一个新年,瞬间觉得自己成熟、稳重了许多!我们拖着大包小包像搬家一样从重庆到四川,三个月大的小汤圆得到爷爷给的红包后连着哈哈哈的笑了一分多钟,逗乐了全家人。当了爸爸后才真正明白父母的不易!
今年就地过年,小汤圆已经开始不停的叫着“爸爸、爸爸、爸爸”,看到我们在厨房准备饭菜,他也自告奋勇地要帮着剥蒜,结果一口气能把一周要用的蒜剥好了!有了宝宝,生活乐趣就是多……
——尹博老师
从小父母在外打工,为了多挣点钱,过年很少回家,我经常是留守儿童。但是,过年爸妈会精挑细选漂亮的衣服给我寄送回来,里面还有一些他们当地的好吃的小零食,还有一封封小小的道歉信,信中写着对我的歉意,以及对我来年的祝福与期许,话语虽然朴实,但却感动入心!
今年,他们还是选择就地过年,我自己上街去买大红灯笼,和他们在家庭群聊天讨论,最后买了一串小红灯笼,一串四个,一家四口(父母带着弟弟),象征着团团圆圆。我自己还买了春联,灯笼挂在门前,红红火火,春联贴在门前,喜气洋洋,我与父母“云端”团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可爱
2018年12月底,我和同学们在华岩校区操场的合影
2020年春节,疫情来势汹汹。本该欢欢喜喜送祝福的新年第一天,我不得不群发消息督促学生疫情登记上报,本想会令学生反感,确不料学生发来了一串串的新年祝福,让我非常感动。开学返校后更是有同学专门来办公室看望我,同学们热泪盈眶的告诉我:“蓓姐,是你不厌其烦每天的督促才让我们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不间断的提醒交流我们才能坚持宅家不出门……”
今年过年,每日疫情登记照旧,小伙伴们已经能够自觉上报,班委们也常常转发疫情防控的安全知识到班级群,遇到懂事的小伙伴让我过年很温暖。大家携手抗疫,展望春暖花开!
——刘一蓓老师
“年味”,
到了!
往年,
只道是寻常;
今年,
却只盼是寻常!
就地过年,你打算和谁过?
如何过出年味?
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家人、朋友说呢?
一起和宣宣,聊聊你的春节故事吧~
精选留言,有惊喜福袋赠送哦!抽中福袋的请联系宣宣(QQ:3398452576)或开学到行政楼217领取福袋哦~
点击福字 抽取祝福
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
身体健康
笑口常开
学业进步
■完
推荐阅读
RECOMMEND
重磅推荐 | 2021征兵宣传册,值得你收藏!
LOOK
角度 · 温度·态度
欢迎提供文字 · 摄影 · 创意作品
鼓励原创 感谢关注
投稿邮箱:dwxcb@cqdd.网址未加载
来源:党委宣传部
扫码关注我们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新媒体中心
公众号ID:cqtbiwx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