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办主任来帮忙
作为一年一度的教育民生热点,高考及各院校的录取、选拔工作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期待。为方便考生及家长了解重庆市高校招生情况,我们特别推出《招办主任来帮忙·2022大型融媒体系列访谈》报道。
今天邀请到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刘家英,和全国考生一起,就学校的相关招生政策、专业优势、就业情况等问题交流分享。
问题1:学校今年招生政策和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学校招生政策严格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的招生文件精神执行。学校2022年招生计划较去年有所减少,招生专业有26个,普通专科计划4785名,其中分类考试招生计划1260名,普通高考招生计划3525名。今年定向培养军士生招生专业除临床医学专业外,新增加2个招生专业,康复治疗技术和护理专业,招生计划各60名。
问题2: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报考专业有哪些?考生报考这些专业与其他院校该专业有什么不同的亮点之处?
答:学校开设有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学等26个专业,形成了以药学、护理、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主干专业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其中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预防医学是国控专业;药学、中药学、护理、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是国家级骨干专业。
亮点一:专业竞争力强。学校是首批双高专业群建设单位,“金平果”首次高职专业排行榜显示,学校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1,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专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7。
亮点二:建有现代化实训基地。学校拥有国家科研二级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市级重点科研实验室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市级科研创新群体1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拥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GMP模拟药品生产工厂、数字解剖实训室、SP等现代化实训基地;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有地方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有校内实验实训室74个,校外实习基地112个,直属附属医院1所、共建共管附属医院1所、非直管附属医院17所、教学医院20所及大中型制药厂、医药公司、医院等校外实习基地100多家。
问题3:一所优质的学校离不开强师的加持,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答:学校有教职工95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30%,其中博士占比达15%。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专家、国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校院合作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药品教学指导委员会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青少年培养导师、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奖获得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中青年医药高端人才、重庆市名中医指导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十佳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市全科医学会会长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208人次担任国家、省级一级行业协会、全国行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问题4:作为一所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答:办学特色:行业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校企合作办学优势突出,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学校于2012年组建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共184家单位,成立“太极学院”“忆念美学院”等13个产业学院。在校企(医)院深度融合、集团化办学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泉州医高专等全国20余所高职中推广应用。超过1/2的学生在集团内实习和就业,80%的专业课专任教师在集团内行业实践,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校院企合作、集团化办学”模式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培养特点:服务“健康中国2030”“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精准对接成渝地区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智慧医疗和药学服务等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药卫生技术技能型人才。
问题5:很多家长比较关注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请您介绍一下学校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于促进就业学校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近3年,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8%以上,学生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双证获取率97%以上。毕业生就业综合指数等在全市排名前列,根据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最新就业年度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综合指数在全市排名第一类第3,工作胜任力、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专业满意度排名第一类第2。
学校建立“校—院—班”三级联动的就业工作模式;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上线职教云平台开展网络课堂教学;举办“就”在身边“职”在必得等线上线下就业讲座,开展“万名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人才测评”等就业指导服务活动;搭建就业信息网,推出“就业桥”等在线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招聘、指导、政策类信息,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为学生提供实时、高效、精准的“云指导”“云服务”;整合各方资源,深挖市场潜力,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化岗位,积极争取政策性岗位,每年举办多场大型双选会和专场招聘会,与多家官方医药卫生专业招聘机构合作,开展网络常态化双选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多家企业在学校开设订单班,与学校共建实训就业基地,建立学生实习与就业“零过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出台《贫困生毕业生就业专项帮扶管理办法》,向“专升本”建档立卡和入伍预征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
问题6:“新高考”模式下,学生报考应该更注意哪些方面?
答:新高考中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考生在选专业前应尽早了解所在省市发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如果考生已有心仪的院校,可以从学校入手。如果以专业为目标来划定院校范围,则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如果考生没有目标院校或专业,在选择时,可以多参考“不限选考科目”的院校专业,扩大自己的专业选择面。由于高校的院系及专业(类)调整等因素,实际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类)也可能会调整变化,考生要以高校当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问题7:假如进入学校之后,专业发现不是很喜欢的了,学生提出转专业,条件上需要满足哪些?
答:一是参加秋季普通高考的新生,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本省(直辖市、自治区)最低本科线的,报到后可向学校提出转专业申请,各专业可转入的名额根据专业报到等情况,由学校研究后向全校发布。根据各专业可转入名额,按申请转入专业学生的高考成绩超过学生所在省(市)最低本科分数线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序转入。
二是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或第一、第二学期在班级品学兼优者。要求各门课程期末考试均合格,且第一学期必修课和限选课按总评成绩排名进入该专业前20%,或第一学年必修课和限选课按总评成绩排名进入该专业前30%的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转专业申请。
2022年招办主任来帮忙
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本科生院副院长杨国梁访谈
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李栋宣访谈
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执行主任吕亮访谈
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招生考试办公室主任徐晨访谈
重庆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冉久飞访谈
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韦柳琴访谈
重庆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辉访谈
重庆工商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静访谈
四川外国语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申安桂访谈
四川美术学院招生处处长张弛访谈
重庆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周娜访谈
重庆三峡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文菘访谈
重庆文理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何独明访谈
长江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王诗成访谈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处处长张琪访谈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马正兵访谈
重庆警察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杨志全访谈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招生工作处处长黄一鸥访谈
重庆工程学院副校长、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建东访谈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招办主任宋辉访谈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招生处处长余立勤访谈
重庆财经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裴莹访谈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俞恒访谈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雷嘹亮访谈
重庆移通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闫倩访谈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处处长周密访谈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婷婷访谈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管理科科长饶清风访谈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