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每天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里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这是我们追风少年——闵光云的日常。
在实验室和图书馆里总是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他努力奔跑的样子在闪闪发光。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充满活力的少年吧!
沉心钻研,硕果累累
闵光云在潜心钻研的过程中,先后见刊SCI论文多篇,录用待见刊SCI1篇,见刊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当谈到自己所发表的论文时,他表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第一篇论文——《动张力简化方法对输电线舞动的影响研究》。
“当时我还没有写小论文的经验,一切都是处于学习阶段,很迷茫,问题也很多。”闵光云如是说。从前期的模型建立、公式推导到后面的数值仿真以及最后的结果分析,他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再加上缺少经验,撰写第一篇论文的过程极其艰难。指导老师每天十分忙碌,忙着自己的科研项目,还要处理家中的事务,大部分时候都只能给闵光云一些指点,其余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闵光云自己多加思考多加实践。
“相较而言,第一篇论文耗时很长,前后差不多花了六七个月才被录用,所以印象很深刻。”闵光云学长回忆道,他表示当时导师给制定的目标也很高,但最终他的不懈努力也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
在课题研究方面,闵光云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课题主要分为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在两者的着重点上,闵光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纵向课题,主要就是写文章,尽量多发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因为纵向课题在结题的时候,你研究的最终成果就是你的论文,所以你的论文数量多、质量高,结题便没有问题。
“横向课题主要来源于企业,评判的标准主要在于你是否完成企业给你提出的要求和任务。在横向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你必须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于之后工程的设计指导。所以做横向课题的时候,研究者就必须阐明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可行性。相对而言,横向课题可以不需要特别注重发表论文,但必须解决好实际的工程问题。”
闵光云在有了大量的课题研究经验之后,总结了两种课题各自的侧重点,同时他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根据课题性质的不同,找到适合的重点,并加以完善。
坚韧奋进,劳逸结合
在日常的学习研究过程中,闵光云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包括写论文时的英语表达以及课题研究时的瓶颈,但他一直以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态度面对这些考验和阻碍。
“在我写第一篇论文的时候,英语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尤其涉及到一些专业词汇和长难句语法的表述,我刚开始还是十分迷茫的。”
在写论文的初期,他也“不出意外”地遇到了一些表达上的难题。闵光云表示,他主要是通过看大量外国人写的英文书籍和SCI论文,多研究学习他们的写作风格和用词手法等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一个月之后,他在论文写作上的很多语言问题基本上都能避免了。
“多多学习外国学者的写作风格,多看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论文写作上,外国学者的语法和词汇以及文章结构都是比较地道专业的。”
面对问题,闵光云大多选择积极地面对,尽自己的全力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合适解决方案。遇到了瓶颈,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探索,查阅资料,寻找突破口,大多数问题便在坚持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在学习和研究之余,闵光云还会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他经常会去跑步和健身,经常出没于运动场和健身房。饮食方面他喜欢和室友一起吃火锅,偶尔也会去KTV唱唱歌,释放压力,吼一吼。
“虽然时间娱乐时间不多,但我还是喜欢参加这种团建活动,大家都在的时候就可以去轻松一下。”
在感到疲惫的时候,闵光云也会参加一些放松性质的娱乐活动。“劳逸结合是必要的,我们要平衡好学习和娱乐,这样才能充满活力的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研究中去。”
土木豪情,建工匠心
“材料、施工和理论是土木工程的三大要素。”
“从概念上来看,这三个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充分的结合这三个方面,才能促进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
闵光云表示,这三者就像是作文的三要素一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过程中,这三个方面是工程能否实施完成的三大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工程的失败。
“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抽象的。但通过实践,你就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同时在这个实践的过程当中,也加深你书本上的知识。”
闵光云深知土木工程类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是无法被广泛认可的。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自己的理论、自己的产品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闵光云一直是比较注重实验的,他认为,缺乏实践检验的理论和产品都是空谈。闵光云及其团队曾经有一个发明专利——防舞器,它可以有效的抑制导线的舞动。防舞器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导线自己舞动的时候,有一个振动方程。我们通过计算,可以把这个方程推出来,进行有限元模拟。我们再通过加入我们的防舞器,就可以推出新的一个抑制导线舞动的一个方程,也可以用有限元来模拟我们抑制振动的结果,从而来证明我们的防舞器是否可行。我们最后把它做成了产品,它的效果还是可以的。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它可以有效防止导线舞动。”
在学习土木专业时,闵光云也有自己的看法。问到学习建议时,他表示土木专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确实挺高的。
第一点是自己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他建议学弟学妹们根据将来要做的事,给自己定下不同层次的目标。好的目标可以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激发学习动力。闵光云自身也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在读博期间他主攻核工程领域的流致振动问题。他希望在学习时自己能够尽可能地多做一些项目,多出一点成果,例如发明专利和高质量的SCI论文。在此之后他的目标主要就是想争取联合培养,有机会出国去看一看,学习一下外国学者的经验。
“目标和动机还是很重要的,当你遇到了一些问题,有明确的目标的话,相对来说,你解决问题的动力就会比较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第二点就是要学会团队合作。不管是自己的导师还是个人的能力和精力可能会比较有限,可能只在某一个方面就很突出,很优秀,但在另一个方面可能就不太擅长。”
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是他很注重的一个方面。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比较喜欢参加团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增强感情,同时也打下了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的基础。
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闵光云在读博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经验,想要和学弟学妹们分享。
他认为,想要读博的话,肯定在课程成绩这方面还是要比较优秀,努力通过英语六级。现在很多高校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提升自己,英语方面是必要的。
第二就是在科研成果这方面多发表论文,尤其是SCI论文,它的含金量很高,多篇SCI论文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第三就是多参与老师的项目,增加做项目的经验。在研究生期间,我们也可以申请自己的科创项目。有读博想法的同学们一定要努力争取去申请,因为现在许多博士生导师都看重硕士有没有自己主持项目的经验。
最后就是要提前联系博士生导师,因为现在考博的竞争很大。如果提前联系博导,对个人而言也就多了一份机会。同学们可以通过高校官网和导师论文下的邮箱提前联系导师。
关于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闵光云表示主要就是多看文献、多看文章、多看书,多多学习一下前人的研究成果。
“前辈们有很多经典的方法,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牛顿也说过,他之所以看得远,就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觉得多研究经典的文献、经典的书籍还是很重要的。”
同时他认为在学习思考时,团结合作是必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和自己的老师,也可以和自己的同学多讨论。
“遇见问题不要一个人瞎琢磨,要经常和别人讨论。”
“我们终会找到自己的热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铺满鲜花的道路。”
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再整天想睡懒觉,不再熬夜看偶像剧,也不用刻意去想该怎样好好生活,删掉那些原以为离不开的东西,然后觉得,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无畏的追风少年!
● 明德奖系列 | 活力少女周海怡:道长且崎,行则将至
● 特别行动——母亲节表白计划!
● 我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正式上线
● 立夏 | 交大养生人的夏日进行曲
重庆交通大学
—cqjtu1951—
封面 | 文梦珂
采访 | 高歆怡
文案 | 高歆怡 胡艺瀚
编辑 | 徐沛珊
校对 | 袁晶晶
责编 | 张迎迎
审核 | 陆志荣
邮箱:3247562420@qq.com
电话:023-62652725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