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奇斗艳的花朵、枝繁叶茂的大树;
别具一格的楼宇、曲径通幽的小路。
构成了独一无二的CNU。
在这里除了意气风发的重师师生,
还有另一个庞大的队伍,
为校园增添了一抹色彩,
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跟着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这些动植物你都认识吗?
让我们来为你揭开,
它们的神秘面纱。
自由自在的小
昂首挺胸的灰胸竹鸡
一言“楠”尽的石楠
果实肥硕的枇杷
略施粉黛的蔷薇
硕果累累的桑树
热爱生物的老师和学子们,
为我们的校园盘点着“家底”。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团队,
话不多说,马上揭晓!
《重庆师范大学植物图鉴》
牡丹
为了向学校师生介绍校园植物种类,加强生命科学相关知识的科学传播,从2019年11月开始,生命科学学院的熊昊洋、祁海雪、王宇恒、李关蕊、谯璐露五位同学开始记录校园中的植物种类。
从2019年11月到2020年12月,近一年时间里,五名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平均每周工作十小时,走遍校园各个角落,拍摄2000余张植物照片。通过对所记录植物的鉴定、整理、查阅资料,他们编撰收录校园植物300余种,共计170000字的《重庆师范大学植物图鉴》。
垂丝海棠
该图鉴分为植物知识与植物图鉴两个部分。植物知识部分整理了将近两百条植物学名词。相关名词均采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进行解释,不仅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时也方便非专业同学进行阅读理解。
植物图鉴部分主要展示的是同学们在校园里实景拍摄的植物照片。该部分介绍了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主要分布、生活习性等具体信息。同时,编者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对相应植物撰写随笔,介绍植物知识或趣事,以增强该图鉴的趣味性。
《重庆师范大学植物图鉴》
(电子版)封面
荷花玉兰
双荚决明
刺槐
黄菖蒲
野天胡荽
鸡爪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紫叶李
金盏菊
地锦苗
白车轴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重庆师范大学鸟类图鉴》
斑姬啄木鸟
2016年,生命科学学院周勇老师开始针对重师校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工作之余,他架上望远镜,带上录音笔,足迹遍布校园的每一处角落。在收集整理出校园鸟类资源数据后,周勇老师联合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爱好者协会科普团队,于2020年9月开始着手编撰《重庆师范大学鸟类图鉴》。
普通翠鸟
《重庆师范大学鸟类图鉴》详细介绍了每种鸟类的外形特征、习性、鸣叫与分布等,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传播鸟类知识,便于师生了解校园鸟类,感受自然魅力。鸟类图鉴沿用了植物图鉴的模式,在每种类的专业介绍后附有编者在调查过程中总结的随笔记录,增强了图鉴的趣味性。
戴胜
经过五年的调查、记录、整理与汇总,《重庆师范大学鸟类图鉴》现已收录70余种鸟类,在接下来的调查、收录工作中,老师和学子们将会继续为《鸟类图鉴》添砖加瓦。
《重庆师范大学昆虫图鉴》现已在筹备之中,敬请期待噢!
珠颈斑鸠
噪鹃
树麻雀
黄腹山雀
丝光椋鸟
家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叉尾太阳鸟
暗绿绣眼鸟
白颊噪鹛
棕颈勾嘴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周勇老师
调查团队指导老师
周勇老师热爱用镜头记录动植物,“真正走进大自然,用心去发现和探索时,我们的内心会得到平静。”在他看来,校园动植物科普,不仅可以让师生科学性地认识和了解校园生活中的动植物,实现知识和实践的完美融合;还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数据;更能强化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促进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未来的科普,周勇老师希望能更深度挖掘和传播校园生物多样性科学知识,让师生都能对身边动植物有更深入的认识。
熊昊洋 2019级
生命科学学院 森林保护专业
为了让更多同学认识了解到校园植物的多样性,熊昊洋产生了编制《重庆师范大学植物图鉴》的想法。在同学们历时一年的调查、收录后,他们终于成功完成了第一版图鉴。
开展科学调查、拍摄植物图片、上传精准数据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辛苦同时,熊昊洋认为自己在这编制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植物、昆虫等相关专业知识,还是授课与组织管理技能,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熊昊洋表示,希望通过趣味的科普活动,吸引更多同学关注和了解校园的植物、昆虫以及鸟类,爱护自然生态。
调查团队讨论工作进展
团队成员调查蕨类植物孢子囊群
团队成员拍摄野迎春
团队成员调查八角金盘物候
记录种类、制作图鉴,
撰写随笔、科普宣传;
他们不仅是图鉴系列的创作者,
还是昆虫爱好者协会的一分子。
昆虫爱好者协会
昆虫爱好者协会作为图鉴系列的主要宣传平台,成立于2011年,现挂靠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会接受重庆市昆虫学会的指导,开展了众多具有专业意义和趣味魅力的特色活动。
本着“打开昆虫世界的大门、领略微观世界的美妙”的宗旨,昆协自创建开始,每年都举办了众多活动,如每周的昆虫知识讲解、昆虫科普宣讲、昆虫文化节、植物游园会、植物鉴赏、植物敲拓染、化石标本制作、昆虫标本制作等活动。并于2019-2020学年度荣获“五星级社团”称号。
向重师附幼学子开展科普活动
与重师附中学子制作敲拓染
与特殊教育专业学子制作标本
点击查看
昆虫爱好者协会更多旅程
点我
我们相信,在未来,
仍会有这样一群人,
怀揣着对动植物世界的好奇,
加入保护动植物的队伍之中。
未来的画卷,
将由他们继续描绘!
重师的生物档案也会不断增厚!
图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 王茗 梅春苗
采访 | 王茗 翁雪凤 张露洁
文案 | 李嘉怡
整理 | 王健媛
封面 | 李嘉怡
排版 | 王丹 李嘉怡
执行编辑 | 朱炳华 何谐周明圻
责任编辑 | 徐赤 何瑶 孙小珂
往期回顾
分享重师
点赞重师
在看重师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