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特辑|希望把一种精神,传递给学生

重庆工程学院,艺考

重庆工程学院

2021-9-17 10:21:30 文/唐睿宸 图/龚梓婷

关注

编者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重庆工程学院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以培养“理论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在此过程中,一批批优秀的教师涌现,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陈怡然——努力、再努力、更努力

重庆工程学院

【我是谁】

我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系教师,重庆工程学院2020-2021学年度优秀教师。2020年主持立项重庆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重庆教委科研重点项目1项,出版了《机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编著1本,以“智慧交通监控视频分析系统”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2018年,主持立项重庆市教委科研青年项目1项,主研相关团队项目4项,发表相关科研论文5篇,申报授权相关专利2项,软著5项。在2020年-2021年组织学生就获得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人工智能挑战赛等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级二、三等奖5项。

【心声录】

重庆工程学院

我希望把一种精神,传递给学生

我们的曹耀钦院长,放弃去美国含饴弄孙,兢兢业业的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兴领域中不懈努力,为我们这个新专业掌舵护航,他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和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我在工作中遇到了最大困难,就是在30余岁时开始向人工智能这个领域转型,不仅仅是从工程向理论转型,也意味着海量知识需要从头学起,对于一个2个孩子的母亲来说,这是一份何等艰难的挑战。而我的导师们、领导们的精神一直都在鼓舞着我,我也会把这份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通过我的身体力行传递给我的学生。”

与学生共成长,是我最大的工作成果

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我就必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在努力改变学生,这个努力的过程也改变了我自己,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感受促进我成为一个更懂得倾听,更有耐心,更能站在孩子角度上思考的妈妈。

让更多人了解人工智能,是我接下来的目标

把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普及的更为广泛一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熟悉这个领域,把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的建设得更好。

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我在工作中的感受

努力、更努力、再努力

冷亚洪——教育,奉献,挚爱

重庆工程学院

【我是谁】

我是软件学院院长助理,重庆工程学院2020-2021学年度优秀教师,双师型骨干教师,主持教改科研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各1项,参与重庆市级科研、教改课题6项;主持和参与横向项目3项;主编著作(教材)4部,参编2部,指导学生获得省市级竞赛5项。

【心声录】

重庆工程学院

让学生大胆去学,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我首先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给学生确定一个恰当的期望值;其次是教学中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进步和快乐;还有是建立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最后是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得到学生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成果

学生能学到知识,找到工作,服务于社会,是老师的期望。不知从何时开始,学生都改口亲切地称呼我为“冷总”,我认为这就是学生对我的认可,也是对我的鞭策,当好学生学习的“总导演”是我最大的成果。

有一句话要送给我的学生们

重工从教十余年,一直教导学生要有理想,有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奉献的人。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人生的精彩,你来演绎,未来的辉煌,你来创造,梦想的天空,你来畅游”。

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我在工作中的感受

选择了教育,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挚爱。

一颗赤心,两袖清风,滴滴汗水滋桃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点点心血育英才。重工的优秀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的努力。

▼往期精彩回顾▼

优秀教师特辑|这两支教学团队,是时候“秀”一秀了!


文明校园|垃圾分类,我先行!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我校召开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请查收!一封来自校长的教师节慰问信


编辑|谢忠梅

责编|曾臻

——大学生记者团新闻中心出品—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重庆本科院校-重庆工程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重庆工程学院-优秀教师特辑|希望把一种精神,传递给学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