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张卫国寄语 | 在复兴时代中赓续奋斗

西南大学,艺考

西南大学

2021-7-08 07:16:42 文/谢烨华 图/丁静雯

关注

西南大学

2021年第86期 总第1413期

西南大学

在复兴时代中赓续奋斗

在2021年研究生生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寄语

校长 张卫国

(2021年6月25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西南大学202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见证同学们接受正冠拨穗之礼。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以及专程回来参加典礼的2020届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付出的教职员工和亲朋好友致以诚挚的敬意!

西南大学

刚才,教师代表何光华教授在发言中深切地缅怀了学校杰出校友袁隆平院士,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也让我想起,5月23日,受学校党委委托,带着全校师生的嘱托,我与同事们一道赴湖南长沙吊唁袁院士当时的场景。那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自发前往悼念,送别队伍绵延数公里。正所谓“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正是袁老为国为民的责任与大爱,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也正是因为有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数十万毕业生,才有了西南大学生生不息的血脉相连。

西南大学

回望求学数载,同学们伴随着智慧、灵感、勤奋、创新,在追寻自我价值和人生梦想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奋进。同学们经历了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复课,你们当中有近千人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为筑牢返校复课“安全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见证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时刻。在去云南昌宁定点扶贫的路上,在完成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中,都有着你们的身影和汗水。正是你们向世人展示了西大学子的情怀、责任与担当,也正是你们用实际行动,弘扬着“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再过6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时刻。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1921年7月,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点燃了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从南湖小船到复兴巨轮,中国共产党能够从腥风血雨中一路走来,靠的是百折不挠,越挫越勇、越战越强;靠的是逆境崛起,坚持到底、永不言败。

当前,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你们这一代,正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奋进的一代。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今天,你们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希望同学们汲取百年党史力量,不断增强赓续奋斗的志气、骨气、底气,积极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

不断增强赓续奋斗的志气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我们应不断增强赓续奋斗的志气。“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代代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才会义无反顾、勇往无前,才会绝境逢生、成势燎原。上世纪20年代,任过川东师范学校教员的共产党人杨闇公,被捕后面对死亡威胁,坚毅地回答道:“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锻造成钢,就在于对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青春航向,要靠理想掌舵。同学们只有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中,把准航向、行稳致远,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西南大学

从兴业路到复兴路

不断增强赓续奋斗的骨气

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需不断增强赓续奋斗的骨气。“骨气是刚强不屈的人格操守,是坚毅执着的责任担当。”回望百年党史,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骨气。这骨气,是在民族危亡时的寻求出路,是在列强入侵时的浴血抗战,是在一穷二白时的自力更生,是在改革开放时的奋起直追,是在民族复兴时的自立自强。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许多阻碍就像关键核心技术那样,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希望。几年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你们在生物育种、人工智能等方面攻坚克难;面向经济主战场,你们在产业振兴、成果转化等方面勇挑重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你们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深耕不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你们在黄连、青蒿中药创制等方面上下求索;我们一起见证了你们逐梦创新,成长为国家的栋梁。青年是服务国家自立自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希望同学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卡脖子”的地方去。你们有骨气,中华民族就能挺直脊梁,伟大祖国就能自立自强。

西南大学

从新青年到追梦人

不断增强赓续奋斗的底气

从新青年到追梦人,我们要不断增强赓续奋斗的底气。“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每个时代最活跃的因素。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正是那一代新青年的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更是那一代新青年的胸怀苍生、家国天下,开启了中华“换天换地”的序幕。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从翻天覆地到惊天动地,一代代青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建党百年的灿烂辉煌,也让你们有着接续奋斗的底气。这底气来自于“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来自于“中国理论”的思想伟力,来自于“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来自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新时代,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值青年的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追逐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只有同学们有了扎实的才干和过硬的本领,才能“揭榜挂帅”,才能攻克一个个“卡脖子”技术,才能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国家发展才有底气,民族复兴才能实现。

百年前,觉醒年代,中国有一批“90后、00后”,无非一念救苍生,他们志愿用满腔热血换取民族的独立解放;百年后,复兴时代,中国也有一批“90后、00后”,赓续奋斗振中华,你们志愿用青春汗水支撑民族的自立自强。同学们,你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希望你们勇挑大任,坚定前行,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同学们,一朝缘分,数载光阴。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青春是最刻骨的回忆。运动场上、蓝花楹下、崇德湖边,西大校园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将会伴你一生。参加完这场庄严神圣的典礼后,你们将从“西大学子”转换为“西大校友”,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血脉;西大永远惦记你们、关注你们,你们的冷暖寒热,点点滴滴,将永远在母校心头。

最后,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不负此生!

谢谢大家!

| 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

来源:学校新闻

编辑:王静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重庆本科院校-西南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寄语 | 在复兴时代中赓续奋斗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