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院概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1958年建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和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农业农村部全国新型职业衣民培育示范基地,科技部“星创天地”第一批运营主体单位。学校秉承“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主动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北京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成为北京领先、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排头兵。学校先后荣获北京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荣膺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学校作为农业高职院校排头兵,担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组织全国农业职教和社会力量,推进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擘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蓝图。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担任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成功入选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名单,位列全国1500多家职教集团前列。率先在全国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能力提升工程”〝农村基层千部人才培养工程〞,树立了农业职教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建立泰国园艺分院,辆射“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02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院建有生态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气膜馆、田径运动场、文化广场、教学楼、创新创业园、学生公寓等教育教学设施。校内实训场所占地 700 余亩,建有绿色科技示范园、湖畔实训园、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心、彩色苗木繁育中心,教学动物医院、宠物驯养中心(畜牧场)、种禽繁育中心等 38个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168个实验室,拥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市级实训基地,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实训环境。连同330 个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操场&食堂
图书馆&宿舍
智能温室&湖畔实训园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99人,其中正教授40人,副教授176人。现有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9个、优秀教学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1人,全国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名、教学名师9名、青年教学名师2名、职教名师7名,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3名;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4名。
教学单位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园 艺 系 | 畜 牧 兽 医 系 | 食 品 与 生 物 工 程 系 | 水 利 与 建 筑 工 程 系 | 现 代 服 务 管 理 系 | 信 息 技 术 系 | 基 础 部 | 经 济 管 理 系 | 财 会 金 融 系 |
+
清河 校区 (机电工程学院) | 北苑 校区 (国际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 学院 (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党校 工作部 (北京市农村实用技术服务中心) |
03
专业设置
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已形成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等品牌专业,启动马术学院建设,不断服务北京都市农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特色办学和品牌专业良性发展的新跨越。
园艺技术专业群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都市园艺专业群、动物医学专业群、食品安全专业群、水利工程专业群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首农园艺师工程学院、北京排水集团给排水工匠技师学院、京林园林工程师学院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工程师学院。
院系 | 2023年招生专业 |
园艺系 | 园艺技术 |
环境艺术设计 | |
畜牧兽医系 | 动物医学 |
畜牧兽医 | |
动物医学(医学动物实验) | |
食品与生物 工程系 | |
水利与建筑 工程系 | |
水环境智能检测与治理 | |
现代服务 管理系 | |
信息技术系 | |
经济管理系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关务管理) | |
财会金融系 | |
机电工程 学院 | |
三农 服务人才 招生计划 | 休闲农业经营管理 |
农产品流通与管理(特色农产品经营) | |
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农村电商) | |
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农村金融管理) | |
设施农业与装备(智能温室) | |
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都市农业装备) | |
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低空无人机植保技术) | |
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 |
04
教学改革
职教体系
学院坚持实施多元化办学战略,中高职学历教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中学生学农教育等构建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相衔接的职普融通、学段衔接、校企合作的职教体系,形成了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体、多种教育类型并存的新发展格局。
校企合作
学院牵头成立了北京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以培养都市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服务都市农业发展为目标,以校企政合作为重点,是一个集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科研服务、产业开发于一体的非营利性职教联合体。其中,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由全国农业知名企业、相关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学)会等106 家单位联合组建,推进了职业人才协同培养的模式创新。集团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涉农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学院由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2017 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
职业技能培养
学院积极践行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技能培养成果显著,构建了院级、市级、国家级和国际级四级常态化学生技能竞赛平台。学生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 343个。其中,国际级金奖 2个、银奖 3个,国家级一等奖 1个、二等奖 15个、三等奖 20个。园艺系李慧宇同学的压花作品 《猫头鹰花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2014国际压花协会压花比赛中获金奖,是中国学生在国际压花协会的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05
教研科研
教学成果
学院教学成果丰硕。近年来,连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项、二等奖3项,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3项、二等奖 9项,获行业协会教学成果 34项;有国家级精品课5门、市级精品课14门;省部级规划教材 60本、精品教材 25本。其中 ,《都市型现代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创新形成的《科技文化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证书
科研创新
学院建立了以科技项目带动计划、科技人才支撑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三大计划”为主体的科技布局。科技立项数量和覆盖面大幅度提高,不仅惠及到大多数教师,也辐射到在校大学生,还延伸到农户和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稳拉推进,走出了“以服务引领科研、以科研支撑服务的现代高职院校 “服务型科研”特色之路。
星创天地
2016年10月,学院都市农职星创天地获科技部首批星创天地授牌,是国内唯一一家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星创天地承担单位。建立北京市“国兰种质资源储备中心”、“天敌昆虫繁育生产中心”,推进了相关科研、示范推广、产业化及教师与人才培养,实现了教师科研创新和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的新突破。
学院获首批北京市都市农职星创天地授牌
南繁基地建设
学院入选“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项目体系。以园艺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实训中心基地为依托,在海南三亚市乐东县黄流镇建立了 105 亩的南繁育种基地,在农作物、蔬菜、花卉、观赏草等品种方面开展育种科研工作。
园艺系教师在南繁基地检测玉米长势
06
开放办学
国际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分别与德国宁堡农学院、英国贝辛斯托克技术学院、荷兰郎蒂斯教育集团等 16 所职业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开展教师科研项目交流、专业交流、学生海外实习、学生互换交流等项目;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美国卡比奥拉尼社区学院联合举办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专业高职合作办学项目。
学生赴荷兰现代都市农业学习交流团
学生赴俄罗斯交流
留学生教育
学院 2013 年取得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14 年迎来了俄罗斯等国第一批留学生,人才订单接轨国际市场。先后招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 5个国家的留学生来院学习汉语、进行农业专业实习培训。
留学生学习中国画
留学生学习压花
国际合作
作为北京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开办有泰国分院,是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社会输出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窗口。与俄罗斯等国27所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一带一路国际职校领导来院访问
07
文化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的工作导向,围绕广大师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强化教育引导和舆论宣传,重视文化熏陶与实践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师生,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基本遵循。
师德师风学风建设
学院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职工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在学生中开展校园十星评比活动,通过开展国家级、市级、院级优秀毕业生评比活动,强化学风建设。
构建多维育人体系
学院构建了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资助育人等多维育人体系,多措并举,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围绕打造“耕读传家”德育教育品牌,制定实施了 《学生工作量化考核方案》,举办学生干部拓展训练,开展学生公寓专项政治;制定了《国家助学货款中央奖补专项资金使用细则(试行)》等11个学生资助保障配套文件,面向困难学生开展特别资助,为低保和残疾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成为北京慈善协会“爱心成就未来”项目受助单位;制定学院《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方案(试行)》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办法(试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认真开展征兵工作,连续6年被评为北京市征兵先进单位。
打造劳动文化
1958年,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同志与贺龙、聂荣臻、杨尚昆等领导同志到北京青年农场看望师生并联合题词:“鼓足干劲,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加强锻炼,提高政治觉悟"。劳动文化的基因从此深深植入学校。农职人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劳动文化的烙印。爱“三农”、爱劳动、做贡献成为不熄的火种,照亮着一代又一代农职师生,根植在农职人心中。
培育专业文化
学院围绕以“三农”和都市农业为中心的专业建设,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具有鲜明农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精品。包括兰花文化、 茶文化、彩林文化、花卉制作文化、宠物文化、马术文化等。在兰花文化建设上,学院凭借人才和资源优势,成立了兰花研究中心。借助与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兰花大会,加强了在兰花优新品种选育、历史文化挖掘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宠物文化建设上,学院主办了首届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宠物美容赛项,提升了宠物文化的影响力。
08
就业服务
全力保障学生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发展和就业工作,着力打造“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格局,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千方百计开源拓岗;充分利用政府主管部门资源,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持续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进校园”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上千优质岗位。多渠道及时发布招聘需求,进行区域对口、专业对口、个性化的招聘渠道推荐;实时关注用人单位和企业需求,及时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和就业指导工作;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开展“一对一”指导和跟踪帮扶,全力保障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学院就业去向落实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学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园,搭建师生创业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定期组织、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和学生创业生涯活动周等系列培训活动。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重点,其他类创新创业赛事为辅助,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双创赛事解析、赛事项目打磨、个性化项目辅导等一系列培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在创新创业赛事中,学院参赛数量和质量上连创佳绩。
09
资助政策体系
1.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
2. 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
3. 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
4. 国家助学贷款
5.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6. 边远山区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7. 饮水洗澡电话费专项补贴
8. 勤工助学
9. 绿色通道
10. 校内资助
10
联系方式及地址
南校区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稻田南里5号 |
北校区 |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普安店29号 |
清河校区 (机电工程学院) |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二拨子2号 |
北苑校区 (国际教育学院) |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46号院 |
学院网址 | www.bvca.edu.cn |
招生咨询热线 | 89909885、89909888、 89909890 |
招生咨询二维码 |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