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一部剧——《以家人之名》。
剧中3个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组成了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在2个爸爸的呵护下,兄妹三人在成长中彼此扶持,逐渐治愈了内心的伤,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成为了更好的人。
李爸李海潮是一家小面馆的老板,妻子二胎孕期因病离世后,当爹又当妈的独自抚养着女儿李尖尖;
凌爸凌和平是派出所的民警,由于女儿的意外去世,本来和睦幸福的夫妻变得只剩下争吵,最后凌霄妈妈与凌爸离婚,并丢下儿子凌霄,远走国外;
贺子秋的爸爸在他未出生时就不知所踪,一直由妈妈贺梅抚养,可是贺梅最终还是抛弃了他,借了李爸的钱远走高飞,子秋后来由李爸收养长大,此后李爸多了个儿子,尖尖多了个哥哥。
就这样,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两个性格迥异的爸爸,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彼此成为新的家人。
即使邻居们嘲笑,两个大男人怎么会带3个孩子。
可李爸和凌爸,还是用自己的爱和陪伴,抚养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就是这样非亲非故的一家人,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和欢笑。
追剧的时候跟着哭过笑过气过,因为争吵的父母、被迫懂事的孩子……
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或许看完这部剧,为人父母的都会有所深思。
缺爱的背后,是被迫懂事的孩子
贺子秋,大概是全剧最让人心疼的一个孩子。
爸爸想要打掉他,妈妈赌气生下他后又远走高飞抛弃他,外婆不喜欢他,二姨也养不起他。
被李爸收养后,因为害怕被送走,他半夜起来在厕所洗衣服,到厨房帮厨扫地,对于妹妹李尖尖的刁难一直忍让,明明最爱吃糖醋排骨,却说“爸,我不爱吃肉,就爱吃青菜。”
剧中有一个特别催泪的情节:
来面馆吃面的婆婆们故意逗子秋,说:“你可要好好表现啊,不听话你爸就把你送走。”
这句话让本来自卑敏感的子秋一下子就红了眼眶。
婆婆们哈哈大笑,说跟你开玩笑怎么就哭了。此时的李爸顾不了得罪客人,走过来警告说“小孩子会往心里去的”。
然后他蹲下来轻轻擦去子秋的眼泪,摸着脸颊温柔告诉他:
“婆婆说的不对,爸爸不会给你送走的,不会的。你跟小尖一样,都是爸的孩子,爸怎么舍得送走呢?听爸的,不会给你送走啊,就在爸身边,哪都不去!”
那一刻,戳泪又暖心。
自此之后,本来被亲人抛弃,处处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的子秋,因为李爸的那句“不会送你走”而有了底气。
被原生家庭伤害的子秋被李爸一家的爱治愈了。
长大以后的子秋懂事善良,开朗健谈,剧迷感叹:到底给了多少的爱,才能让子秋成长的那么好。”
孩子的性格,往往在一念之间铸成,以后深深刻进骨血一生难以磨灭。
曾听过一句话:“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
家本是孩子可以肆意欢笑、任性撒娇的地方,如果可以,别让“你要懂事”过早地成为孩子成长的紧箍咒。
不懂事父母的背后,是被迫长大的孩子
桐华曾说:“如果大人们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任性,不肯承担责任去保护孩子,那孩子只能用快速长大,来保护自己。”
《以家人之名》中的大哥凌霄就是那个被逼长大的孩子。
剧中,有次凌霄的妈妈为了出门打麻将,把年幼的凌霄和妹妹锁在家中。
妹妹被核桃卡住。凌霄求救无门,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妹妹死去。
妹妹的死成为他一生都挥不去的痛,而原本该成为他依靠的父母,却终日在指责、谩骂中推卸责任,逼他独自成长。
凌霄的妹妹去世后,母亲陈婷性情大变,几乎每天都与丈夫吵架。
父母一吵架,凌霄就坐在门外楼梯上,拿着一本书,听着摔东西的声音。
如果不是遇上了活泼开朗的李尖尖,凌霄大概会一辈子孤僻下去。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不理解,所以无所顾忌地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其实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越是小的孩子越会察言观色。
因为孩子无法从争吵的漩涡中脱身,只能被动接受父母带来的负面影响。
父母激烈的争吵、耳边刺耳的谩骂,会成为孩子的阴影,伴随他的一生。所以,请不要伤害孩子。
有人说:给孩子七分满的爱,才是满分的家长。
七分是对孩子温暖的爱,三分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冷静而自持的亲子关系,是给孩子成长路上最珍贵的礼物。
不幸福的父母,很难带给孩子幸福。不要因为父母的不懂事,逼迫孩子长大。
太过强势的父母,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
齐明月是李尖尖的高中同学,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是学霸还是班长,成绩优秀、举止得体、懂事、听话……
可是这个高分学霸的内心深处也有自己的隐痛。
齐明月的妈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长。
干涉她的朋友圈交际,不允许和差生交朋友;
否决孩子的意见,然后再责怪她没有主见;
就连长大工作后,女儿穿衣打扮都要指点。
妈妈的长期控制,磨平了明月的性格,使得她越来越没有主见。
“我都不知道我想当律师,是我妈想让我当律师”。
多么让人唏嘘的一句话!
强势的父母,养不出自信、有主见的孩子。
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的心。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自由呼吸的空间,孩子才能越走越远,越来越好。
幸运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李尖尖就属于前者。
李尖尖幼年丧母,爸爸李海潮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小面馆,父女俩相依为命。
原以为李尖尖也会有阴郁的童年,可李尖尖却在四个男人的甜宠下,成长得天真开朗。
凌霄原本爱笑,但妹妹的去世,让他变得像只小刺猬,拒绝任何人的好意。李尖尖出于本能地想要逗他开心,和他交朋友。
无论被拒绝多少次,每到饭点,尖尖都会出现在凌霄面前,邀请他来家里吃饭,分享爸爸的拿手好菜。
每天跟在凌霄屁股后面,愣是用自己的热情,融化了凌霄坚硬的内心。
小时候一遍又一遍把子秋的行李箱往外丢,长大后却一起同仇敌忾。
爸爸李海潮包容了女儿的不完美,允许她发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李尖尖喜欢木雕,爸爸就支持她,并由衷地为女儿的木雕得奖开心不已。
在这样一位又善良、又有担当、又懂得放手的父亲面前,李尖尖没有被宠坏。她小小脑袋里,除了永远充满童真和大大的善意,还把生活看得通透。
李尖尖说:“生活就是没意思,人才要往有意思里活。”“不要难为自己,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做点开心的事。
决定一个孩子“童年之殇”的是爱,有爱的童年,才有最安全的精神世界。
请试着做合格的父母
李海潮,大概是这个夏天最温暖的男人了。
不仅做得一手好饭菜,也用善良和无私照亮三个孩子一生的道路。
可现实中真的有他这样的人吗?
有,很少。
大部分的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内心想法,也不懂得如何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
他们的教养方式,简单而又粗暴。
可其实,孩子长大变成什么样,与父母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
李尖尖身上的每个发光点都可以在爸爸李海潮的身上找到痕迹。
李海潮在同时失去妻子和儿子后,没有被孤单和伤心打败。他给了李尖尖十足的爱,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把面馆打理得风生水起,对街坊邻居一如既往的友好豁达。
他的爱与担当造就了李尖尖的乐观与善良;他的默默承受教会了李尖尖坚持与仗义。
李海潮包容了女儿的不完美,允许女儿发展兴趣,并由衷地为女儿的木雕得奖开心不已。
他的宽容,给了李尖尖不惧风雨的强大内心;他的支持,给了李尖尖追梦的底气。
哥哥们突然离开,李海潮心有不舍,但他知道尊重孩子的选择。
街坊们议论他养了两个白眼狼,但他理解孩子的苦衷,他心疼,他信任,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为难孩子的话。
在做爸爸这件事上,李海潮并没有立下高言大志,而是一步步尝试着行动。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操控、不是刻画。
而是让孩子一想到父母,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充满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并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所以,别总想着当一个好父母,要“试着”去当一个好父母。
喜欢这部剧,是因为这部剧里看到了自己梦想中童年的模样。成长的过程中吵吵闹闹,但最终在家人的陪伴和疼爱中长大。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是完美父母,可以保证给孩子一个和谐有爱的环境。
但孩子的成长之路,何尝不是父母修行之路。
总有些事情让我们忍不住想对孩子发脾气,总有些时候教育孩子感到力不从心。
给孩子一个有温度的家,给予他们温暖与幸福,就对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戳下方“阅读原文”领取课程
↓↓↓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