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特别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了2020年秋季开学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会上,就防疫工作具体安排、校园及教育教学管理等热点问题,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市教委学前处处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权威解答。一起来看!
问
问题1:
答
国家卫健委及教育部近日发布文件称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但为什么开学后北京的大中小学生入校仍需戴口罩呢?
之所以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方面是在整体的疫情防控常态化过程中,学生群体和学校环境还是有其特殊性的,因为学生们要聚集在一起来学习、生活,所以相应的防控措施应该社会的其他群体更严一些;第二方面是考虑到北京有过疫情反弹的经历,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学校采用相对高一些的防控标准和要求对于学校内部的防控还是有更多的意义的;第三方面是考虑到进入秋季,佩戴口罩也可以预防季节性流感和其他传染病。所以此次开学,大、中、小学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坚持佩戴口罩,户外活动在不聚集、不接触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
问
问题2:
答
目前在京外的中小学师生员工开学前是否需要提前返京居家观察?
8月8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按照精准防控的原则对师生返校条件做出了具体规定。
低风险地区中小学师生员工,持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中风险地区中小学师生员工,须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后, 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及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高风险地区中小学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师生员工,严格落实境外返京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问
问题3:
答
中小学开学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在开学前,家长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切实担负起学生居家个人防护的监管责任,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不带孩子到人员密集场所。第二,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及其共同居住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出京返京等情况的反馈,务必做到如实报送,不瞒报、谎报、漏报。第三,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注重与孩子的亲子沟通,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
问
问题4:
答
中小学线下开学后还会进行线上教学吗?
为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机制,市教委要求各区和学校科学制定、有序实施新学期教学与课程计划,同时要制定教育教学应急预案。市级将加强空中课堂建设,不断完善国家、市、区协同的课程开发机制,持续提供线上课程资源。9月开始,中小学各年级课程将在空中课堂同步上线,为实现线上线下课程随时切换,无缝衔接,学生停课不停学提供保障。
各学校将认真梳理、总结线上教学、返校复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精准分析学情,提高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要做好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到校学生的居家学习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保证与在校学生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相一致。
问
问题5:
答
秋季开学,幼儿园在防疫和管理方面有哪些特殊要求?
幼儿园按照防疫要求做好开学准备。做好幼儿园设施设备的检修,确保监控系统安全与运行;幼儿返园前家长签署“疫情防控个人承诺书”和“儿童健康承诺书”。所有教职员工返园要持7日内核算检测阴性证明;幼儿园对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新入职的教职工要进行培训,除了常规的业务培训还要强化防疫等健康方面的培训;完善细化制度流程,确保一日生活各环节质量,以班为单位开展“开学第一课”;幼儿园要加强晨、午、晚检;在园教职工要戴口罩,履行好四方责任。
同时,幼儿园要特别关注缓解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做好入园6周的工作方案,幼儿园和家长要及时沟通。帮助家长和幼儿缓解入园焦虑,确保幼儿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适应,稳妥渡过入园适应期。
问
问题6:
答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申请线下复课的进展如何?是否已经有符合条件和要求的机构线下开课了?
各区按照8月10日全市基础教育秋季开学工作部署会要求,结合区域实际状况,指导机构按照“自查自评、书面申请、全面**、公开承诺”等工作程序,稳妥有序安全恢复线下培训。
截止8月13日17时,各区教委共收到20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提交的书面申请,相关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符合条件的机构在完成**后将陆续恢复线下课程。
●官宣 | 北京各年级秋季开学防疫工作安排发布,先中学、后小学。
●新初三干货 | 中考572分的秘诀
●2020北大学霸线上分享会 名额预定中 北大学霸-手写笔记 限量免费送30套
●2020北大学霸线上分享会 名额预定中 北大学霸-手写笔记 限量免费送30套
每天准时推送教育干货
关注并标星佳佳老师
每天打卡阅读,及时获取考试及政策资讯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