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公布“双减”新举措,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

北京考试报,艺考

北京考试报

2021-8-22 10:11:35 文/潘玥婷 图/池晨

关注

8月17日,北京市教委、人力社保局等单位共同举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介绍“双减”措施和新学期工作重点等情况。

校外治理,校内保障,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今年以来,北京市坚持“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率先启动“双减”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北京市形成专班推进、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体制机制。在市教委新设校外培训工作处,建立市区两级“双减”工作专班。

同时多措并举,规范校外培训秩序。对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情况以“四不两直”等方式每周开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转办。建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实现资金、学生、教师、课程、机构“五个管起来”。

提质增效,做实做强校内保障。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约束规范义务教育学段的考试。优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全覆盖,组织优秀教师答疑、辅导,目前全市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答疑辅导超过1.5万人次。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完成全学科全学段空中课堂资源建设,对远郊区所有初中学生免费开展在线辅导。

2021年底前

有效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

工作目标方面: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于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两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

校内服务要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课内课后两个时段,对学校教育教学安排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打造学校育人生态。提升校内教育服务质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

校外培训要规范有序。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防止无序扩张,严查各类违规行为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确保学生在校内

学会、学足、学好

在重点工作方面,北京市“双减”文件的核心是减负提质多措并举,校内校外同时发力,坚持首善标准,不仅要“治乱、减负、防风险”,更要“改革、转型、促提升”,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校内服务提质增效方面,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

一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是减轻课内负担的重要切入点。包括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包括整体规划设计,丰富服务内容,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拓宽服务渠道,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和优质师资参与课后服务,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完善线上公共教学平台,打造“双师课堂”等。

三是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包括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在区域内流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四是不断深化高中招生考试方式改革。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和成绩呈现形式,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将义务教育阶段

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

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一是严格审批准入,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

二是严格控制学科类培训时间,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三是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完善学科类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动态掌握学科类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材料、教师资质等信息。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四是强化经营活动监管,落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全面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

五是严禁资本化运作,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要求,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六是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等。

新学期更多老师

将跨校、跨学区流动

在发布会上,李奕还介绍了新学期的重点工作。

新学期,本市将重点落实“双减”文件中的关键举措和改革突破,让广大同学和家长感受到切实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减少,更是校内的新变化、新气象。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作业、辅导有新变化。比如课堂教学模式将有新的变化,教学设计更加真实有效有趣,针对不同层次和学习状况的学生,作业会更加精炼,有了更多的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作业等;课后三点半将更加丰富,不但有素质教育的课程,还有课堂延伸辅导;一些初中学校还会开设晚自习;老师们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将会有更加合理的调配等。

二是更多的老师跨校、跨学区流动,辐射优质教育服务。很多区经过暑期的认真准备,很多的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进行了区域内的合理的流动,到新的岗位。可能新学期同学们不管是在哪个学校,都能见到更多优秀的老师,享受到更优质的课程和教育服务。

三是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孩子们不用每天放学或者周六日赶着去上各种学科类辅导班了,可以在校内和小伙伴一起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素质类课程;在课后三点半到五点半的时间里有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间讨论完成作业。但是也有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自己变成“小胖墩”“小眼镜”;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多关注生活实际和各种事物,多阅读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起来。

四是家校沟通更加协调、通畅。面对“双减”带来的变化,可能很多家长对是否该给孩子报补习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等都会有一些困惑和彷徨。新的学期,孩子的学习和时间在校内得到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学校也将与家长有更多的交流互动,共同服务孩子的健康成长。

北京考试报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

希望全社会与教育部门、与学校、与家庭一起,共同推动“双减”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地见效,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更加关注国家发展和需求,凝心聚力,为孩子的成长成才贡献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力量。

北京考试报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陆晓播:

目前,有一部分培训机构员工面临转岗问题,这些人普遍年轻、学历高,有发展潜力,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双减”政策公布前,人社局已经有针对性地做了岗位储备,将提供产品开发、销售、运营管理、教师、财务人员等9个类型的岗位供培训机构员工选择,希望培训机构人员和招聘岗位都能积极交流互动。

实习编辑:岳 阳

微信编辑:马明星

审 核:安京京

北京考试报微信矩阵

北京考试报

北京考试中考

北京考试高考

北京考试报

视频号

北京考试研考

北京考试成考

主管主办

北京教育考试院

协 办

北京教育新闻中心

点亮“在看”分享

给更多考生吧

北京考试报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教育考试-北京教育考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北京考试报-最新!北京公布“双减”新举措,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