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始,中小学生进入休假模式。天性活波爱动的孩子们也开始琢磨着敞开了玩儿~
踢球、游泳、跑步、打球等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既能让孩子们树立规则意识,涵养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也能让他们在酣畅淋漓中强身健体、舒展身心。但让人揪心的是,高温天跑步发生晕厥、游泳溺水、雨天跑步遭雷击等新闻最近时有发生……
提醒学生要注意,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才会让暑假运动取得圆满效果。
运动前
做好准备工作
运动前,要选择宽敞、通风条件良好的场所,注意做好手部清洁卫生,做好防疫措施,遵守常态化防疫要求,适当活动做好运动前的各项准备。要提前计划好从事哪项运动,对运动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心中有数。科学、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切不可从事超过身体负荷的运动项目。
据新闻报道,上半年全国多地就发生多起运动猝死事件。还有儿童游泳时倒立水中幸得旁边小哥哥相救才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运动不当致肢体受伤甚至致残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运动中高发的伤亡事件,在发生前几乎都有征兆。学生和家长要适当关注之前的伤亡事件,汲取教训,更要了解高发伤亡的征兆,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运动中
防受伤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剧烈程度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存在受伤的几率。轻的如扭伤脚、腿抽筋,严重的如骨折、休克等。有的孩子好胜心强,运动中身心过度投入,往往会忽略剧烈运动带来的伤害。比如踢足球时,飞速迎面铲球,会有骨折的危险;打篮球时身体激烈对抗,也会引发受伤。另外,运动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从而造成动作变形,也是引发身体受伤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所以,学生的运动要有规划,切不可盲目长时间、大运动量活动。暑期更要注意,一旦运动中感觉不适,要尽快就医。
运动后
做好防护
学生都知道运动结束后,要做好身体肌肉放松,更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喝冰水、吃冷饮。夏天日常温度高,天气闷热,人在运动后身体大量排汗,会有特别口渴的感觉。但这时人体内血管扩张,冰水冷饮会刺激人体器官收缩,引发腹痛腹泄、肠胃痉挛,增加心脏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猝死。所以,运动后要注意科学补充身体水份和微量元素。
在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和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各位中小学生朋友们就可以好好运动锻炼了。
文字编辑:刘海燕
微信编辑:宋 迪
审 核:邱乾谋
北京考试报微信矩阵
北京考试报
北京考试中考
北京考试高考
北京考试报视频号
北京考试研考
北京考试成考
主管主办
北京教育考试院
协 办
北京教育新闻中心
点亮“在看”分享
给更多考生吧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